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育儿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高智商宝宝易缺朋友
2015-11-09阅读:9679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高智商宝宝易缺朋友,他们很容易产生社交能力差、不合群、自理能力差、动作协调能力差等问题。高智商宝宝易缺朋友,你知道么?

高差点宝宝对成就感的要求强于一般人,所以失败一就会情绪不失控。面对这样的情况,爸爸妈妈不能仅仅重视宝宝高iq的一面,而轻视其他方面。这好像木桶效应一样,一根长板,其他的都短,是没用的。所以,父母对这样的孩子,更要注意锻炼其薄弱的一面。

1、尽量让宝宝多多社交。多去公共场所游玩,多多接触不一样大的小朋友。找时间约小朋友到自己家来玩也很好,这样可让交往成为宝宝的习惯和需求,高智商的孩子才不会孤独。

2、注重自我能力的养成。爸爸妈妈根据宝宝的岁数,让他自己处理一些小事,比如吃饭、穿衣、穿鞋等,这些活动可增强宝宝的协调能力。即使做得慢也要给他锻炼的机会,并给予表扬,让他从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

3、和宝宝pk。高iq的宝宝抗击打能力弱,因此爸爸妈妈要曾强对宝宝抗击打的能力。比如爸爸和孩子一起玩掷骰子走棋,走几步全按规则。再有可以玩保龄球,几个饮料罐摆在前面两三米处,用一个球扔过去,看谁撞倒的比较多。

所以宝宝的iq高虽然是好事,但父母也要多多注意其他方面,千万不要让高智商害了宝宝。

总结:聪明的宝宝虽然有很多优势,但高智力并不是一件十全十美的事,高智力的宝宝抗击打能力弱,情绪不稳定,希望爸爸妈妈们让宝宝多多社交,注重自我能力的养成,和宝宝比赛。以便让宝宝全面发展。

高智商宝宝易缺朋友_高智商宝宝为何缺朋友

家长有时会无形中做了一些让宝宝恐慌的事情而不自知。如果宝宝长期处在这样的不安恐惧中,对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以下8件事均是孩子最怕父母做的事情,作为家长的你,做过哪几件?

1、当孩子面吵架

家长不要以为宝宝年纪小,当着他的面说什么、做什么对宝宝不会有影响。其实宝宝对于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看在眼里,放在心里。如果家庭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孩子的日子过得担惊受怕的,很可能会在他脆弱的心灵里留下阴影;有些父母言语不和就持续冷战,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之间一触即发的情绪,家庭气氛长期压抑,孩子很可能会变得孤僻、冷漠,孩子很容易有心理疾病。

所以爸妈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逼不得已事后也应该在宝宝面前拉钩和好。爸妈也要及时地抚慰宝宝的情绪,蹲下来和宝宝好好沟通,请求宝宝原谅父母的一时冲动,让宝宝知道无论如何父母都是爱他的。爸妈也应该鼓励宝宝将心里的感受说出来,以防憋在心里留下阴影。

2、问孩子离婚后跟谁过

很多家长喜欢开玩笑问宝宝如果爸妈离婚了宝宝想要跟谁?或许爸妈只是好奇心一下宝宝和谁比较亲一点,但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给宝宝带来的恐惧。因为宝宝他是缺乏判断力的,他不会意识到这只是一个玩笑!他呆若木鸡地愣在那里,不是在思考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他被震惊到了。

若宝宝年纪稍大,有一定的判断力,爸妈可以拿宝宝来开玩笑,因为那时候他是懂得区分爸妈是认真的还是在玩的。但如果你家宝宝年纪还小,小编还是认为家长不要随便问离婚后跟谁、或者爸妈一起掉到河里你会救谁这样两难的问题,因为这些画面有可能会根植在宝宝年幼的小心灵中哦!

3、自己的委屈发泄在孩子身上

杨澜在谈子女教育时说过,不要做情绪化的妈妈。或许成人的世界有众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是你的宝宝是无辜的,他不是你的“出气筒”,不要把你生活的不满发泄在你孩子的身上。家长的这种做法是一种错误示范,让孩子觉得以后只要有不愉快的事情,就可以向他人尽情发泄不必控制情绪,孩子这样会渐渐不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

因此家长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因为你的言行举止孩子都看在眼里。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采取积极的态度排解消极的情绪,不要把气随便发泄在他人身上,鼓励宝宝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倾诉出来,或者适当地转移注意力,让宝宝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4、动辄斥责、打骂孩子

部分家长的脾气火爆,动辄便斥责、大骂孩子。家庭暴力对孩子有这深远的负面影响,长期如此孩子容易消极自卑、怯懦、反叛、甚至暴力倾向。无论孩子怎样大哭大叫使你烦躁,父母都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以致哭闹更厉害。

家长应保持平静,可以严肃地看着他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到你坚持的态度;如果你也觉得有点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好采取冷处理,不理睬或者把孩子单独放到一间房子里去反省,让他独自待上一两分钟,他会慢慢安静下来。

5、讽刺、挖苦孩子的缺点

家长讽刺挖苦孩子的缺点,有时可能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想让孩子多注意改正。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用错了,孩子自尊心才在形成阶段,如果家长一味地数落打击,只会让孩子感觉自卑,同时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而缺乏安全感。

家长应该多进行赏识教育,细心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即使孩子做错了事,家长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鼓励孩子改正缺点。家长也应该教孩子学会自我赏识,关注自己的点滴进步而不是盲目地和其他人比较。

6、在孩子得意时打击他

孩子在获得成功的时候往往容易沾沾自喜,家长不想让孩子太过骄傲自大,便在孩子得意的时候打击他,孩子热情骤冷,也就不愿意再争取成功了。孩子获得进步时,最希望的就是和家长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得到父母肯定的眼神。家长便不要吝啬你们由衷的赞扬和鼓励,让孩子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他继续向前。当然如果孩子表现得有点盲目自大,家长可以诚恳地劝解孩子“骄傲使人落后”,而不是去泼他冷水。

7、无视孩子的内心情感

孩子的心是敏感脆弱的,他们很容易会将父母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辞放在心里。孩子年纪小,他们的一些心里感受不懂得用语言去表达,因此他们遇到一些挫折或者想要表达一些诉求的时候,往往就是用哭闹这种直接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和关爱。但是一些家长往往难以读懂孩子的内心,只对孩子的哭闹感到厌烦。

如果你家孩子还只是用哭闹的方式表达诉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比如宝宝指着橱窗的娃娃在哭,妈妈就可以帮助宝宝:“宝宝是想要这个娃娃,妈妈不让买所以宝宝不高兴”,孩子学会了这种情感的因果关系,下次便渐渐会用“说”的方式让爸妈了解他的需求了。 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应多主动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内心和他表达情感的方式,关注孩子的成长。

8、不相信孩子

无论发生什么事,家长都不要不问情由地就判孩子“死刑”,给孩子表达解释的机会,家长首先要站在相信孩子的立场上,然后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培养诚实的品质。如果家长一开始便与孩子对立,怀疑孩子所说的话,他不但会感觉很受挫,而且有可能会引致孩子更多的说谎行为。

所以家长不妨先放下你的怀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事情,如果你能察觉到孩子是不诚实有所隐瞒的,你可以婉转地说出来,继而教育他。相信但不尽信,家长学会观察,如果发现孩子言行不一致,先尝试去了解孩子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