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如何培养开朗乐观孩子呢?开朗乐观,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相信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开朗乐观,也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与悲观内向的宝贝交往!下面小编为你介绍如何培养开朗乐观孩子。
事实也证明,开朗乐观的孩子一般更受人欢迎,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就,在家庭上获得幸福。所以,培养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是我们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我们能给予孩子的又一笔精神财富。
那我们就来看看国际儿童教育学家给我们提出的建议:
1、不要迷信“严格”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过多的使用“严格”这一项道具。而应该让孩子的天性尽情释放,才能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健全的发展。当然,对于孩子明显错误的举动,我们要制止,但是不能采用严格生硬的逼迫手段,否则孩子逆反心理作怪让孩子一发不可收拾。我们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当孩子错误时,我们可以陪他们一起犯个小错误,吸取教训,引导他们去改正。这样孩子才更相信家长,才不会感觉受压迫,不影响他们的开朗乐观。
2、多带孩子去交朋友
家长们要带孩子多出去交流,和各种性格的小朋友打交道,多引导孩子像开朗乐观的孩子学习。如果孩子过于开朗乐观,也可以适当的去结交内向的小朋友,传递正能量给那些孩子,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培养关爱呵护其他小朋友的情怀。
3、引导孩子与人和谐相处
开朗乐观的小朋友都是与人为善的。所以在日常交往中,教育孩子与人和谐相处为他们的社交创立一个光明美好的世界有助于孩子的开朗乐观。另外,家长自己在待人接物时,也要树立好榜样的力量,做到待人诚恳,不卑不亢,不背后非议他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开朗乐观的榜样。
4、规避孩子贪婪的心性
无论物质生活丰富还是贫瘠,都要规避孩子贪婪的心性,避免与人比较。所以开朗乐观的孩子一定是不那么关注物质生活,不贪婪,很平和,是很知足常乐的孩子。引导孩子通过简单的生活发现快乐,美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开朗乐观。
5、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家长们要多引导培养孩子的爱好。孩子会对各种新事物产生好奇心,陶醉于自己的爱好中,专注于其中的快乐会给孩子幸福感,让孩子更加积极,更能感觉到充实。这些爱好一旦让他们成为群体里的佼佼者,他们的开朗乐观便会再一次升级。
6、引导孩子学会克服困难
再平坦的人生也难免磕磕绊绊,而开朗乐观的孩子更容易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所以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引导孩子想办法解决困难,并发现解决困难的乐趣;当一时无法解决困难时,我们要教育孩子忍耐,暂时的转移注意力,比如运动,游玩或者找人倾诉等。
7、多培养孩子的自信
一个自卑的孩子是无法开朗乐观的。所以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多夸奖鼓励有助于孩子开朗乐观。
8、建立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气氛是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充满爱喝和谐的家庭培养出乐观开朗孩子的概率远远大于充满暴力的家庭,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开朗乐观必须要建立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总结:开朗乐观是一种优秀积极的心理状态,他可以让孩子对生活充满希望,关注到生活美好的一面,更有勇气去面对挫折,解决困难。培养孩子的开朗乐观不仅仅为孩子带来表面上的快乐,还健全了孩子的心智,让他们的逆境商也有所提高。开朗乐观的孩子人生更加顺畅一些,所以尽全力的去培养一个开朗乐观的孩子,为孩子做一个开朗乐观的榜样吧!最后温馨的提示您一句,无论何时都开朗乐观的传递您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肆意释放您的悲观能量!
父母培养乐观宝宝的12个方法
1、提供具有适度挑战的游戏
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选择难易适度的游戏,注意难度不要跨度太大。例如有一种游戏是“钓鱼”,是用磁铁相吸的原理锻炼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先观察孩子能够钓着鱼的基数,然后鼓励孩子每次多钓出一两条鱼,或者渐渐加长鱼线的长度,让孩子耐心地对付晃动摇摆的鱼线,可以让孩子对自己说:“我一定能钓好多鱼。”自信和乐观便在与“鱼”的较量中建立了。
2、训练应对挫折的技能
很多情况下孩子是因缺乏经验和技能而失望、泄气,父母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即可,当然这里不包括太“专业化”的专门技能训练,而是指孩子平常遇到的生活、游戏和社交等普通技能,因为单项技能训练并不能让孩子应对复杂多变的困境。
3、不训斥孩子多鼓励支持
看到孩子因遭遇困难而沮丧,父母往往会要么代替孩子完成任务,要么完全迁就孩子放弃努力,有的父母则厉声批评孩子甚至体罚,这两种极端行为都使孩子无法形成自信和乐观。正确的做法是提供鼓励的话语和一点点的技术支持,鼓励孩子坚持到底,体验经过努力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就感。
4、不向孩子宣泄“垃圾情绪”
有的父母在外面受了“窝囊气”,回来便对孩子发“无名火”。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和乐观,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恼火归咎为自己的错误,但他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于是只好全盘否定自己。长久下去容易让孩子自责、退缩,并蔓延为隐约却牢固的消极心理氛围,淹没孩子乐观的笑容。因此,父母在遭遇困难时能否乐观面对,对培养孩子的乐观品质至关重要。
5、勿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6、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7、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融洽相处,跟亲戚朋友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8、物质生活避免奢华
物质生活的奢华会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获得自我满足,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9、让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10、引导孩子学会摆脱困境
即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时就着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11、拥有适度的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充满自卑的孩子,家长务必发现其长处发扬光大,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来自家长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12、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见,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