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亲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每个诺奖得主背后 都有一条了不起的家训
2015-10-19阅读:9560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今天便分享系列诺奖得主中,众多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影响者,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家训。

每个诺奖得主背后 都有一条了不起的家训

本文来源:“张德芬”公众号

中国人习惯艳羡成功者,而忽略成功者曾经的坎坷,或养成一个好习惯时的坚毅。家庭教育对于好习惯的养成太重要了。今天便分享系列诺奖得主中,众多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影响者,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家训。

▋1.“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丁肇中,美国,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丁肇中的母亲是儿童心理学教授,父亲是研究土木工程学的,他们都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母亲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并将知识轻松地传授给孩子。虽然母亲教给他知识,可是从不要求他去考100分,她说:“100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孩子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才是关键。”这一点,对丁肇中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2.“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

薛定谔,奥地利,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薛定谔小时表现出过人的才智,父亲担心拔苗助长,没有让他上小学,给他买了显微镜等各种仪器,以激发他对科学的兴趣,进中学后,他不仅喜欢数学、物理,也喜欢古代语言和德国诗歌。他还继承了父亲对艺术的爱好。同时,他热衷于徒步和登山。母亲担心他的精力过于分散,父亲却说:“孩子,没关系,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吧!”

虽然最终他将重心放在量子力学上,但是他广博的知识,从另一个次元拓展了他的思路和眼界。

▋3.“你如果向上帝发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你就不必气馁,更不必苦恼……”

伦琴,德国,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伦琴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母亲时刻教导他做人要正直善良。上小时,他的同学在黑板上画了希腊语老师的画像,当老师问伦琴是谁画的时,他没有告密,因此被学校勒令退学。他母亲安慰他说,“你如果向上帝发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你就不必气馁,更不必苦恼……”

▋4.“让他自己来吧,他知道该怎么干。”

尼尔斯·玻尔,丹麦,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玻尔在童年时代是一个行动缓慢但做事专心的孩子。爸爸在一所大学任教,常常约一些同事到家里聚会,也有艺术家、作家和音乐家以及外国人加入进来。玻尔得到允许坐在餐厅里旁听。这些精英常常是一个人讲个故事,发表意见,然后其他人议论。精辟独到的见解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玻尔喜欢动手修理家中的钟表或其他东西。一次,家中一辆自行车的飞轮坏了,玻尔自告奋勇来修理,直接把车子拆了,一时不知道怎么装回去。有人想帮忙,父亲却坚持说:“让他自己来吧,他知道该怎么干。”经过对每个部件的仔细研究,小玻尔成功地把飞轮装配好了。

▋5.“我们干吗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

默里·盖尔曼,美国,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盖尔曼出生时家里很穷,受父亲的影响,他兴趣广泛,知识广博,被同学称为“会走路的大百科全书”。14岁时他想到耶鲁大学读考古或语言学,父亲不同意,认为他会饿死,建议他学工程,可是经过测评后他不适合学习工程。于是父亲建议:“我们干吗不折中一下,学物理呢?”正是这个折中,造就了后来的夸克理论提出者、“统治基本粒子领域20年的皇帝”。

▋6.“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人格独立。”

绮瑞娜·居里,法国,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绮瑞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生于1897年。居里夫人对女儿要求严格。有一次,绮丽娜对妈妈说话无礼貌,妈妈生气了。为了警告她,整整两天没有同女儿说话,绮丽娜终生难忘。居里夫人曾对女儿说:“有几件事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热爱工作,不热中钱财,以及人格独立。这种独立,使我们在任何环境之下,知道如何处理一切,不依靠别人帮助。”

▋7.“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中国,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的母亲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却乐观、善良、坚强,明晓事理。童年的莫言有一次跟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守田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跑不快,被捉住了,守田人扇了她一个耳光,没收了他们捡到的麦穗。母亲嘴角流血,无望地坐在地上。多年之后,那个守田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遇,莫言冲上去想找他报仇,被母亲拉住了,她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8.“每一个成员都要分担责任。”

欧内斯特·卢瑟福,新西兰,19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

卢瑟福兄弟姐妹12人。由于家庭成员众多,母亲叮嘱他们:“每一个成员都要分担责任。”

在卢瑟福一生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一本书,便是他10岁的时候从他母亲那儿得到的一本教科书《物理学入门》。这本书不仅介绍物理知识,还描述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过程。卢瑟福从中领悟出,从简单的实验中可以探索出重要的自然规律。读完书后,他将自己的年龄和名字歪歪斜斜地写在书页上,那时他差1个月满11岁。他的母亲一直珍藏着这本教科书。

▋9.“你可以做不到别的,但是一定要真诚与诚实。”

罗纳德·哈里·科斯,英国,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童年时的科斯腿有点残疾,父母给他戴上了铁制的腿套,把他送进一所残疾人学校,他手脚笨拙,编不了篮子,只好把时间放在读书上。科斯的母亲热爱运动,性格坚强。母亲对科斯没有任何奢求,只希望“可怜的罗尼(科斯的乳名),长大后真实做人,不要拖累别人。”1927年,科斯因为出色的历史和化学成绩通过了预科考试,这为他打开了伦敦大学的大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