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多的干涉孩子的事情
中国的家长,大多没受过专门训练。即使有,也只是长辈们说的“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易使家庭教育偏离方向。过度关心,过度照顾会剥夺孩子成长的空间。有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不少大学生不知道怎么安排生活。你想,一个孩子从小到大不考虑任何事,不明白管理自己,怎么会成长呢?而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多限制、过多干涉也会阻碍孩子潜能的释放。我们常常居高临下:“你是我生的,我让你听,你不听,找揍!”几年前,在美国,有个华裔提出家长要做“虎爸狼妈”,我当时就不赞成,即使孩子上了好大学,那大学以后呢?即使成功,也只能是个案。因为如此家庭教育缺失了“人格平等”,那些宣传在误导父母。
2、要挖掘孩子的潜能
韩国父母认为狼的潜能来自于压力,我们也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压力,会不自觉地调动潜力,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神童”之所以叫“天才”就是因为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的结果。适当的给孩子些压力:要求孩子去做一些难度较大的事情,这样反过来容易的事情孩子就会做得较好了。如果要求孩子把地扫好,不妨要求孩子不仅要把地扫好还要求把床整理好,把书桌收拾好,这样孩子才能把地扫好。要培养孩子的耐力:让孩子不厌其烦地去做某件事,孩子会在反复的过程中找到省力、省时的方法,以后完成这件事的时候就可以完成的很出色了。
3、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
亲子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因材施教。认识到孩子的个体差异,这个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未必就适合其他孩子。孩子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他的内心是不是快乐?让孩子内心快乐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个原则。当那个孩子8岁时冬天站在游泳池边,相信他是很不情愿下水的。也许这个时候,我们不必采取强迫他下水的方式,可以采取其他比较温和的方式,让他来接受这个过程,让他感受到其中的快乐,而不是把一个父亲的想法和意识强加给他。相对残酷的教育方式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同样会对孩子造成一些伤害。
1、用积极鼓励的方法建立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高自我价值观的人具有三个“能力”:我有能力;我能与周围的人交往;我能随时随地为他人的幸福作出贡献。
2、批评孩子有学问一天最多两次
其实,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宝宝犯错误时,总是大加谴责、恐吓,却忘记了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们的批评是想阻止宝宝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而且,过于频繁的责备不仅让孩子变得“皮”了,对批评充耳不闻;在成长的岁月里,更会在他的心里留下阴影,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
1、求全责备和频频夸奖
毕竟还是个孩子还小,当他在整理被褥、画画或者投掷皮球时没有做好,父母不应苛刻对待他们的表现,如果父母们总是苛刻地对孩子说,“你还差得远呢”,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别以为赏识教育就是要不停地夸奖孩子,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理解,它更大程度上是指理解孩子和鼓励孩子。过度的无谓的夸奖只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而且,听惯了父母夸大其辞的赞扬后,在步入社会后他们很可能只能听好话而听不进反面意见,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2、对孩子居高临下
这可能是传统遗留下的问题,许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时,总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专家表示:在人格上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如果父母总以家长自居,即使父母的批评有时百分之百正确,孩子们也会“口服心不服”。因此,专家建议:父母们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这样大家的感觉都会很好。孩子眼中的世界不可能和父母眼中的世界一个样。父母过多的限制会让孩子感觉收到束缚,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