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牙痛是个病,疼起来真要命。孕妇在怀孕期间,牙齿是不可以随便乱动的,所以在怀孕前期孕妇就应该护理好牙齿,但是在孕期时,牙齿的护理工作也是要的,那么孕妇如何护理牙齿呢?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孕妇如何护理牙齿吧。
一、生一个孩子坏一口牙?
有不少的准妈妈对在怀孕期间治疗牙齿有诸多的恐惧,例如:怀孕期可以看牙吗?照X光会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可以服用牙科药物吗?麻醉药会不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其实根本之道,就是怀孕前就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于怀孕前解决所有牙齿问题。
老一辈的人会有“生一个孩子,坏一颗牙”的观念。其实,如果在怀孕前建立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及习惯,同时在怀孕期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这种现象就不会发生。
有人误以为孕妇牙齿的钙质,会被腹中的胎儿吸收而造成本身牙齿钙质的流失。事实上,钙在牙齿中是以结晶状态存在,发育完成后的牙齿不会参与体内钙的代谢。不过骨头中的钙会被腹中的胎儿吸收,所以仍要增加钙的摄取,以免妈妈在日后发生骨质疏松症。
1、怀孕期牙龈炎
因为雌激素代谢增加,荷尔蒙作用在牙龈的微血管上,使得牙龈充血肿胀,降低牙龈对发炎反应的抵抗力。严重者,甚至会形成怀孕期牙龈瘤(深红色、无痛,是一种牙龈严重充血肿大的现象),容易流血,但在怀孕末期就会慢慢消失;除非是因为溃疡或咀嚼障碍,才建议切除。
2、牙周病更形严重
怀孕期因为荷尔蒙改变,会促使某些致病菌孳长,如果本身先前有牙周病,怀孕期会更加严重。
3、牙齿的摇动度可能增加。
4、牙齿容易遭腐蚀
有些孕妇会有孕吐现象,造成胃酸倒流,引起牙齿的腐蚀现象(常发生在牙齿的舌侧)。
5、蛀牙几率大增
因为怀孕期口示改变,有人爱吃零食,牙龈又容易发炎、浮肿,加上行动不便,口腔清洁工作容易疏忽,会使得口腔残渣堆积,导致蛀牙几率大增。
6、牙周病会影响胎儿健康
牙周病主要是由厌氧菌感染所引起,细菌本身及其他代谢产物,在牙龈发炎时会释放出来一些炎性因子,可能导致孕妇血糖代谢不良,甚至早产;此外,孕妇因牙痛而进食不易,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也会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
二、孕妇如何护理牙齿
女性怀孕后,由于分泌素的作用往往使口腔中的唾液变为酸性,对牙齿有腐蚀作用而造成龋齿。加之早孕时偏好酸性食物,并胃部常返酸水至口腔中,由此加剧龋齿。而且,口腔细菌分泌的毒素作用引起牙龈炎,使牙龈平滑光亮、暗红色肿胀、容易出血,有时还形成触之易出血的硬肿块。所以,准妈妈要比以往更注重口腔牙齿卫生。
1、坚持早晚及进食后漱口,如果吃酸性零食引起了牙齿过敏,可嚼川椒粒或选用脱敏牙膏,不能刷牙时可选用漱口水代替。
2、选择刷毛柔软的牙刷,免得碰伤牙龈,少吃坚硬和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多吃软而富含 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减少毛细血管的渗透性。
3、如果有必须拔掉的牙齿,宜在妊娠3-7周之间进行,避免引发流产和早产。经常叩动上下牙齿,增加口腔唾液的分泌,其中一些物质具有杀菌和洁齿作用。
4、每次孕吐后用20%的苏打水漱口,中和胃酸对牙齿的腐蚀。发生牙龈炎时避免吃刺激性食物,要进食有营养的软食。
1996年美国牙周病学会研究报告也发表:怀孕妇女患有严重牙周病者发生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体重过轻的几率,为一般口腔健康良好孕妇的七倍。所以怀孕妈妈们可千万不要轻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