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母婴养生 >> 怀孕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孕期注意事项
2015-08-21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孕期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孕妇在怀孕期间都有哪些禁忌,小编告诉你孕期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孕期注意事项】家有孕妇请慎用调味品

怀胎十月是一个神奇的历程,这一历程是一天天走过来的,是一件件细碎的小事连接的。对于孕妇,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影响腹中的胎儿,因此孕妇应注意生活中每个细小的环节,并耐心地应对,让孕期生活轻松愉快。为了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新生命,未来的父母必须做好孕前的细节准备。妊娠期内孕妇的身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孕妇就要正视这些细节变化,要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生命始于受精卵细胞,一个细胞经过分裂、分化,发育为正常胎儿并娩出,需要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协调。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母体还是胎儿出现异常,都可能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总之,妊娠是一个让人既喜且忧的生理过程,准妈妈保持健康的心态关爱自己就是关爱孩子。

孕初皮肤

怀孕初期皮肤的组织结构和营养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生育会给孕妈妈的肌肤造成很大的影响,产后肌肤的老化速度会急速加快。皮肤护理医学界认为,孕期及产后的肌肤护理,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肌肤护理阶段。

女性在孕期内,因雌激素和黄体素分泌增加,肌肤自我保护与修复的能量不足以应付日益增加的促黑素,进而引起黑色素增多,导致皮肤色素加深,此时的肌肤最惧怕紫外线及辐射,它们会迅速击垮肌肤的防御能力,令肌肤能量骤降,孕斑随时在脸部安家;同时,衰减的肌肤能量也无法对抗由此产生的肌肤储水能力及细胸新陈代谢能力下降的威胁,进而导致缺水、干燥、出油、粉刺、痘痘、敏感甚至炎症等系列肌肤问题。

要格外注意孕期内的皮肤护理。

专为孕期女性而制的护肤品称之为孕妇护肤品,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使用的安全性、专业性、有效性,产品不含重金属、酒精、激素、矿物油和色素等,对母体和胎儿无害,其中孕妇护肤品的安全性被列为孕期护肤的第一原则。
调料即调味品,包括传统的调味品如香料、盐、酱油等,以及制成品,如鸡精、沙拉酱、番茄酱等。食用制成品,要仔细阅读其配料,含防腐剂、色素的制品少用为好。

调味品的作用是增味和增香。一般的调味品在增添菜肴滋味的同时都有不同的香气,如酱油、醋、黄酒、豆瓣酱等,这些调味品的芳香味来自于调味品所含的酸、醇、酯、酚及羰基化合物。

植物果实、皮、叶和花,如茴香、丁香、陈皮、杏仁、花椒、胡椒、金桔、肉桂、料皮、辣椒、芝麻、香糟、酒酿、桂花、玫瑰、茶叶等,可以用来作为调料以取得各种香气。

葱、姜、蒜、香菜有比较强烈的辛辣芳香的气味,在加热时能够去除原料的腥膻气和其他异味,同时可以增添菜肴的香气,对孕妇来说,有开胃和促进消化的作用。

但是,孕妇对于调味品的使用一定要适量。哪些调味品不宜吃,哪些可以吃呢?

这些调味品不宜吃:

怀孕后吃小茴香、大茴香、花椒、桂皮、辣椒、五香粉等热性香料,以及油炸、炒等热性食品,容易消耗肠道水分,使胃肠腺体分泌减少,造成便秘。发生便秘后,孕妇用力排便,令腹压增大,压迫子宫内胎儿,易造成胎动不安、胎儿发育畸形、羊水早破、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后果。

这些调味品要少吃:

糖精:多吃糖精会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加重肾的负担;

食盐:多吃食盐则会加重孕妇水肿;许多孕妇晚期出现浮肿,可见足踝及小腿皮肤绷紧光亮,用手按压出现凹陷,长时间站立行走、中午不午睡则更加严重。这是因为孕妇体内内分泌变化,易导致水潴留;同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肢静脉,使血液回流受阻,下肢易出现浮肿。

平时吃咸的妇女,在孕期应注意饮食不宜过咸,特别是汤里不要放太多的盐。每天盐的摄入量在2~5克为宜。如果平时口淡,则按平常习惯即可。如果出现下肢浮肿,甚至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则必须按医嘱少吃盐。

酱油:酱油中含有18%的盐,孕妇在计算盐的摄入量时要把酱油计算在内。酱油中含有防腐剂。孕妇不必忌食酱油,但饮食以清淡为好。

味精:味精的首要成分是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导致孕妇体内缺锌。

第九届联合国粮食及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委员会决定,取消成人每天摄入6~7.5克味精食用限量的规定,但婴儿食品仍须慎用。味精可使食物味道鲜美,还含有一定的营养,没有证实其产生毒素,因此孕妇只要食用适量,不必禁用味精。

有的孕妇在早孕期间食欲不佳,所以一些调味品如糖精、味精、食盐、香料等使用较为频繁,这些调味品吃多了对孕妇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有些孕妇患病喜欢服中药,主要是由于认为它药性缓和,比较保险。殊不知中药和西药一样,有不少属于禁忌与慎用之列。因此在怀孕期间患病后需用中药治疗时,应找医生诊治,不能滥用中药,以免给自己和胎儿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孕妇吃姜、蒜有讲究

孕妇在整个妊娠期间不宜过多吃刺激性食品,对姜、蒜等调味品的吃法也有一定的讲究。

生姜: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

生姜有益于防暑度夏。鲜生姜中的姜辣素能够刺激胃肠粘膜,令人开胃,使消化液分泌增多,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都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及血液循环加快,汗毛孔张开,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汗液排泄,带走体内余热。

另外,生姜对于缓解孕妇晨吐有效。恶心和呕吐通常发生在怀孕的头3个月,人们称之为“晨吐”,这是正常的妊娠反应。然而晨吐总让人觉得不舒服,而药物又会伤及胎儿,故不宜用药进行治疗。一项有32名孕妇参与的实验表明,她们每天服用10克生姜,持续4天之后发现:与对照组(35名服用安慰剂的孕妇)相比,受试组的恶心以及呕吐现象有明显改善。

温馨提示:孕妇吃生姜应该注意以下4点:

1、食量适度。炎夏容易口干烦渴,生姜则辛温,属于热性药物。根据中医“热者寒之”的原则,孕妇要少吃生姜。

2、孕妇如生痱子、疖疮、痔疮、肾炎、咽炎或者上呼吸道有感染时,不宜长时间食用,或应暂时禁食生姜,以防病情加重。

3、生姜有祛寒发散的功效,感冒后喝点姜汤对驱除感冒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最好不要在姜汤中加红糖。中医认为红糖能活血散瘀,多用于治疗血瘀引起的痛经,任何不良的刺激都可能引起胎儿流产,而活血的食物更容易促使流产的发生。

4、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有机物--黄樟素,能损害肝细胞。所以,千万不能用烂姜调味。以往有“烂姜不烂味”的说法或者做法,实属误解误用,应予纠正。

大蒜:又称为胡蒜。性温味辛、醇香可口。它具有较强的抗病毒及杀菌作用,素以廉价药膳而闻名。

大蒜含有多种营养物资。据分析,大蒜含有蛋白质、脂肪、糖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孕妇吃大蒜有益健康,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还能促进智力发展,大蒜对多种病毒、细菌有杀灭作用,还有抗真菌、抗原虫作用。

大蒜可以防治感冒。根据发病的原因,感冒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称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它是孕妇之大忌。因为流感病毒可随血液侵入胎盘。如果妊娠早期患流感可导致畸胎;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导致流产或早产等。

另一类是由伤风受凉引起,称为普通感冒,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鼻咽部炎症。孕妇因为免疫功能降低,更容易发病,应该积极预防。

教你如何健康吃大蒜

取大蒜20克,捣烂为泥,糖水冲服,能散寒健胃,可预防感冒、流脑,治疗头痛、肺炎、痢疾、恶寒发热等,亦可助消化及增食欲。早饭前吃糖醋大蒜10克,连吃15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妊娠高血压及慢性支气管炎。取大蒜30克捣烂煎水调冲,温浴外阴或足部,可以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与脚癣。

孕妇的睡姿

为了保护妈妈腹中的胎儿,在怀孕期间孕妇睡姿需要引起夫妻的注意。孕妇睡姿怎么样、孕妇睡姿那个好?孕妇的正确睡姿到底是什么样的?左侧卧,是孕妇的正确睡姿。孕妇的正确睡姿,会使孕妇安静入睡。

一般心脏在左边,所以睡觉时最好是左侧卧,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对心脏的压迫。但孕妇恰好相反,因为随着怀孕时间变长,子宫不断增大,甚至占据了整个腹腔,这样会使临近的组织器官受到挤压,子宫不同程度地向右旋转,从而使保护子宫的韧带和系膜处于紧张状态,系膜中给子宫提供营养的血管也受到牵拉,会影响胎儿的氧气供给,容易使胎儿慢性缺氧。

为了孕育腹中胎儿,准妈咪会出现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生理变化,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不过,怀孕期间的生理症状也可能会是疾病征兆,准妈咪不可不慎。为了让准妈咪更了解身体所发出的生理讯息,到底代表的是安全或危险。

警惕吃薯片胎儿致畸。

美国人认为,每餐只吃全脂奶粉和土豆,就可以得到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土豆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其中所含的黏体蛋白质能预防心血管类疾病。土豆中维生素B1的含量也居常食蔬菜之冠。

然而,食入发芽、腐烂了的土豆却可导致人体中毒,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土豆中含有一种叫龙葵素的毒素,而且龙葵素较集中地分布在发芽、变绿和溃烂的部分。有人测定,每千克土豆嫩芽中龙葵素的含量可高达5200毫克,高出土豆块中60~65倍。

怀孕前3个月避免或减少性生活

因为在早孕期胎盘和孕妇母体的子宫壁连接还不太紧密,如果性生活不当,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造成流产的可能性。因此,怀孕前3个月是容易发生流产的时期,尤其是有流产高风险的孕妇。此外,怀孕早期不当的性生活还可能引起阴道感染,这是有的医生建议你避免怀孕早期性生活的另外一个原因。

请各位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打起十二分精神。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