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胎动次数过于频繁,胎儿躁动不安,可能是宫内缺氧的早期表现。准妈妈在发现胎动异常后不要惊慌,左侧卧位,适当休息后再重复数1小时,重复数后的胎动正常,可以暂时观察,重复数后的结果如果不正常,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果胎动突然增多,又逐渐减少、减弱,比平时减少一半以上,持续超过了半天,或者胎动消失超过1小时,就表示宝宝在宫内缺氧的情况比较严重了,很大可能发生了胎盘功能异常、脐带绕颈等很危险的情况,要立刻去医院。要知道胎动消失超过一天,胎儿死亡的可能超过50%。
高血压、受到外力冲击以及外界的噪音等刺激,都会使胎宝宝的胎动出现异常。所以有妊高症的妈妈,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到噪杂的环境中去,防止外力冲撞。
胎儿宫内窘迫它不仅是新生儿窒息,甚至是死亡的常见原因,而且也能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的病变及以后智力发育异常。因此,积极诊治、处理、护理胎儿宫内窘迫对减少围生儿死亡、改善预后、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担心缺氧会影响孩子的智力,甚至威胁生命,孕妇可能会出现激动、烦躁、紧张、恐惧情况,护士应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帮助孕妇分析目前现实情况,另外医务人员要保持镇静,技术娴熟,使孕妇产生信赖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产前定期检查非常重要,可及时发现母亲或胎儿异常情况的出现,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过期妊娠、胎盘老化、贫血、胎儿发育迟缓、前置胎盘、合并心脏病等,从而判断出对胎儿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而预防或治疗之。孕期注意自我保健,增加营养,劳逸结合,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预防胎盘早剥。
3.1、母体因素
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是重要原因,轻度缺氧时母体多无明显症状,但对胎儿则会有影响。导致胎儿缺氧的母体因素有:微小动脉供血不足如高血压、慢性肾炎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红细胞携氧量不足如重度贫血、心脏病心力衰竭和肺心病等。急性失血如产前出血性疾病和创伤等。
3.2、胎儿因素
胎儿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如严重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颅内出血等。胎儿畸形。
3.3、脐带、胎盘因素
脐带和胎盘是母体与胎儿间氧及营养物质的输送传递通道,其功能障碍必然影响胎儿不能获得所需氧及营养物质。脐带血运受阻。胎盘功能低下如过期妊娠、胎盘发育障碍(过小或过大)、胎盘形状异常(膜状胎盘、轮廓胎盘等)和胎盘感染等。
1、发脾气
尽管现代有许多仪器设备能监测出胎儿的缺氧情况,但孕妇难以时时刻刻受到医疗监护,因而有些胎儿缺氧不能及时发现并得到纠正。不过,胎儿在缺氧早期也会发出求救的信号,他们的表现就是“发脾气”,应引起孕妇的注意。
2、胎动改变
胎动是胎儿正常的生理活动,妊娠18-20周的孕妇便可以感知。胎动情况因不同胎儿而有别,一般安静型胎儿胎动比较柔和、次数较少;兴奋型胎儿胎动动作大、次数多。如果一个原本活泼的胎儿突然安静,或一个原本安静的胎儿突然躁动不安,胎动低于10次/12小时或超过40次/12小时,则提示有可能胎儿宫内缺氧。此乃胎儿为了降低氧的消耗或缺氧影响中枢神经所致。孕妇计算胎动可取坐位或卧位,每日早、中、晚在固定的时间内各数1小时,3次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的胎动次数。
3、胎心异常
正常的胎心是规律有力的,为每分钟120-160次,如胎位正常,在孕妇下腹的左侧或右侧即胎背所在的一侧,丈夫可借助简单的器械听取。胎动减少前,出现胎心过频,若超过160次/分,为胎儿早期缺氧的信号。胎动减少或停止,胎心少于120次/分,则为胎儿缺氧晚期。
4、生长停止
正常情况下,妊娠28周以后应每周增加1厘米左右。孕妇可定时在家里或到医院测量。如果持续2周不增长,则应做进一步检查。
1、当孕妈妈确诊为宫内发育迟缓后,首先应寻找致病原因,通过B超等方法排除胎儿畸形。
2、孕妈妈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禁烟、戒酒;注意卧床休息,最好采取左侧卧位,并可配合舒喘灵等药物的应用,使宫体松弛,血管扩张,以利于改善胎盘血液供应。
3、补充营养,除食疗外,还可输注葡萄糖溶液及氨基酸等,以促进胎儿发育;每天给予间断吸氧,预防或缓解胎儿宫内缺氧。
4、加强胎儿监护十分重要,因为患儿在宫内随时有发生宫内缺氧、甚至死亡的可能,而定期进行胎心电子监护、B超检查及胎儿胎盘功能检测等,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适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