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儿童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2016-07-26阅读:9525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

幼儿依恋 家长咋处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物品,有些能陪伴孩子快乐成长,但过度依恋,则可能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静静从小就喜欢咬奶嘴,现在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无论是看电视、玩玩具,还是睡觉时,一刻都离不开奶嘴,妈妈用尽了办法都没用。解析:幼儿阶段常会出现这种恋物现象,如特别迷恋玩具、小毛巾、小被子等。一般是因为那样东西能给他们安全感。

小凡每晚都和小绒布兔子咔咔一起睡才不会害怕,时间长了,兔子又黑又脏。爷爷买了一个新的玩具,可他不要,每天依然抱着旧玩具睡觉。解析:这种现象称为依恋对象的暂时替代。比如,有的孩子会拿洋娃娃比作妈妈,这种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家长也无需多虑。

昊昊从婴儿期就一直盖着一床满是小星星的小被子。现在,昊昊长大了,被子变“小”了,妈妈想给他换一床新被子,可是昊昊不愿意。每次妈妈把旧被子藏起来,他就翻呀找呀,一定要找到才肯睡觉。解析:这类孩子处于秩序敏感期,他们会对事件的原有秩序和自己的生活习惯表现出不容变更的心理、行为。对待这样的孩子,要用一些新生事物去吸引他,逐步让他接受新的生活模式。如果孩子有反抗行为,成人要冷处理,分散其注意力。

斌斌是个小男孩,和妈妈去公园玩,却梳着细细的小辫子,穿着连衣裙。原来,斌斌特别喜欢妈妈的裙子和长发,就让妈妈把他打扮成了小姑娘。解析:把男孩打扮成女孩的模样,这种做法不可取。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对性别形成错误认知,可能影响心理健康,家长最好别鼓励这种行为。

对孩子的依恋行为,有如下原则供家长借鉴:不要常在孩子面前提起他的依恋行为,这样反而会加深他的记忆;如果孩子建立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不要轻易地去改变,更不要用藏物、搬家、转园等方式强硬地对待,以免使孩子紧张、焦虑,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每天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多拥抱、陪陪孩子,给他安全感,分散他对依恋物品的注意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