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心理健康 >> 行为心理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自我感觉良好有风险
2016-04-11阅读:9462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自我感觉良好就真的没有风险了吗?在医院,当告知求诊者,他患的是某种较严重的疾病时,患者会大吃一惊。那么平日里的自我感觉良好到底有没有风险?请你一定要认真读完。

自我感觉良好就真的没有风险了吗?在医院,当告知求诊者,他患的是某种较严重的疾病时,患者会大吃一惊。那么平日里的自我感觉良好到底有没有风险呢?请你一定要认真读完。

许多疾病,包括一些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在起病的早期乃至中期,都可以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虽然病情在慢慢地发展,可患者本身却全然不觉。此时患者还是自我感觉“良好”或“正常”,直到病变发展到晚期,患者的器官功能已有较严重的破坏,才会感到身体的不适。然而,此时往往为期已晚,痛失治疗良机。

平素“健康”的隐性

冠心病患者

某镜头:田娟说,我真的好后悔,妈妈就这么走了,这么突然。上个月才回家庆贺妈妈70岁的生日,那时妈妈身体还好好的,挺精神,一点异样也没有。妈妈一生操劳,辛辛苦苦把我们姐弟拉扯大,待到我们都成家立业,又继续帮忙照顾孙儿。本来我们姐弟几个已经约好了,等今年国庆节要带她老人家到北京玩玩,北京是妈妈最向往的地方。可世事变幻无常,一星期前竟接到了妈妈去世的消息。听家中的弟弟说,那天早上,妈妈照常早早起床为大家准备早餐,当弟弟吃完准备上班时,妈妈突然诉说心前区不适,有点头晕和恶心,随即便倒下,昏迷不醒。家里立即叫救护车送妈妈到医院,可救治无效,妈妈当天就去世了。

医生告诉我们,妈妈是死于大面积的心肌梗死。以前从来没听妈妈说身体有什么不适,虽然也曾提议带妈妈到医院做一下常规的体检,但妈妈说自己好好的,没病没痛,上医院是白白把钱丢到水里,就是不肯去。如果我们能坚持让妈妈定期做体检,也许不至于发生这次意外。可后悔有什么用,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所以患者应留个神,别栽倒在“感觉良好”上。

自我感觉良好有风险吗

有许多很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就是“感觉良好”在为它们推波助澜。包括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糖尿病、膜性肾病等,在发病的一开始通常自觉症状不明显,患者往往被“自我感觉良好”蒙蔽了。有些幸运者会在例行的健康检查中偶然被发现,否则就可能直至病程后期才被发觉。

如何发现隐性疾病?

事实告诉我们,不能单凭“自我感觉良好”来判断自己健康的好与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及早发现那些无明显症状的严重疾病呢?

首先,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疾病普查是一项重要的措施。不只是中老年人需要定期体检,年轻人亦有定期体检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发现疾病,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不少肺癌的早期患者、高血压病患者,就是在一般的常规健康检查时无意中发现的。另外,又如妇科普查的推广,及早发现宫颈的癌前病变并予以治疗,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大大下降。

其次,对某些较特殊的疾病,应注意跟踪检查和观察。例如,慢性活动性肝炎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对此类病人应定期进行血液的甲胎蛋白检测或B超检查,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对一些具有遗传因素的疾病,要特别警惕,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某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胃癌、大肠癌等,往往都有家族史。因此,如果与自己有较密切血缘关系的人得过这类疾病,自己也应注意,定期到医院做有关方面的检查。

尽管一些较严重的疾病开始时可以没有明显或典型的症状,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但是,通过定期的体格检查,总有一些蛛丝马迹可以发现。正是这些平时毫不引起患者本人注意的检查结果,可以使医生及时发现一些早期疾病,并在这些疾病还没有对人体造成不可弥补的、不可逆的损害时,及时将其治愈。

坚持定期的体格检查吧,不要过分信赖你的“自我感觉良好”。

许多人都有自我感觉良好的倾向。日本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脑内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以及脑活动网络的相互关系与这种“优越错觉”相关。

自我感觉良好的原因: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周围其他人优秀,这种自我肯定被称为“优越错觉”。越是忧郁的人,这种错觉越弱,反而越能客观地认识自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和放射线医学综合研究所2月26日发表公报说,他们让24名20至39岁的男性就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正直”、“温厚”、“易怒”等表达性格的词汇评估自己的表现,并将每个人“优越错觉”的程度量化,发现很多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要优秀约22%左右”。

由此看来,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这中间却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尤其是作为患者。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健康。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