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自泡药酒误区
2013-11-11阅读:9518 学员编辑 收藏
有些药物是不宜入酒的,大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制药酒,以免懵懂中饮下自酿的苦酒。

配制药酒看似简单,其实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如果对药性不清楚、不了解配制常识,可能会发生意外,因此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毒副作用。

那些仅流传于民间的偏方,未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的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会大打折扣,不能盲目采用。一定要弄清楚其中的主要药物成分、适应症和禁忌症,要防止因同名异物或异名同物而搞错药材。

大家在选择药材时,常见误区如下:

第一,药材不分生熟。某些药材的鲜药和生药在服用前,往往需要先行加工炮制。比如川乌、草乌都是祛风湿、散寒止痛的良药,但生品含有乌头碱,0.2毫克就能中毒,3—5毫克即会达致死量。而且,因为药物在酒中的溶出率会增加,所以在药酒中其毒性会愈加明显,我们就曾遇到过因服用自己配制的生川乌、生草乌药酒而致命的悲剧。

第二,望词生义,用错药材。例如,有人不懂药理药性,误认为止咳平喘的华山参也是人参类的补益药,泡酒服用出现了面部潮热、手舞足蹈的阿托品中毒症状。

第三,同物异名,忽视药材的正规名称。例如,有人因为不会鉴别中药材,把有“野天麻”之称的曼陀罗当成天麻,大剂量使用制成药酒而致中毒。曼陀罗含有东莨菪碱,过量服用会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指出:“药性有宜酒渍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不得违越”。说明有些药物是不宜入酒的,大家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制药酒,以免懵懂中饮下自酿的“苦酒”。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