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腧穴時影響血壓的主要因素為:心率和外周阻力,心率主要影響收縮壓,外周阻力主要影響舒張壓。影響途徑是通過神經一體液因素,心血管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支配,針刺使血壓下降,主要興奮心血管副交感神經和交感舒血管神經,使心率減慢。外周阻力下降。表現為雙向調節作用。[2]
未服降壓藥的血壓下降平均值較高,因為研究納入標準使用未服降壓藥或停藥兩周的高血壓病患者為觀察對象。高血壓是動脈硬化、腦血管病、冠心病的易發因素,在腦血管疾病中,高血壓是最重要的和獨立的危險因素。而研究臨床顯示,曲池具有較好的降壓作用,但對於針刺調節血壓的重要環節─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ngiotension Converting Enzyme, ACE)的觀察未見報道。而降血壓藥,如ACE Inhibitor則對針刺療效有一定影響。
此研究發現,無其他慢性長期病者,才有療效。因已接受其他有關治療,合併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嚴重危及生命的原發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影響本研究的效應指標。嚴重的高血壓病或合併有腎功能衰竭、糖尿病患者中,血漿內皮素含量是升高的,它與高血壓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在高血壓病理狀態下,內皮素的釋放增加,並參與高血壓病程的發展,其嚴重程度越高,治療效果就越差。故血漿ET水平可做為反映高血壓嚴重程度及併發症的一個指標。[3]
此研究發現,女性療效比男性較好,這可能與內分泌不同有關。此研究發現,患高血壓多過三年者,其療效較好及其對SpO2在統計上有意義,此可能與血管功能有關。可能因氧滲透至肌肉神經組織而產生不同療效。此研究發現,41-60歲病人療效才有統計意義,因有報道指出血漿中ET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提示病情的嚴重程度與針刺的降壓療效關係密切。也表明,高血壓病不同證型與血清ACE水平關係密切。提示血管內皮功能狀態與針刺的降壓療效有關。血管內皮功能與年齡有關。[4]
有研究顯示,針刺曲池即時降壓起效時間,為針刺後3分鐘血壓開始下降。但本研究的起效時間為針刺後0分鐘血壓開始下降。但此結論則須再重複多方檢證。無論結果怎樣,針刺降血壓的更重要療效問題不是即時降壓起效時間,而是針刺治療後可維持多久時間有效。[5]
國外有研究顯示,針刺可增加微血管數量,而使血流循環增加,因而改善微血管密度降低動靜脈血停滯和血凝度及血流比容,故周邊阻力降低。而此血流動力學的改善,是一種可以長久的療效。[6]
針刺加吸氧療法為針灸治療開闢了新領域,在臨床急症救治中有廣闊的前景。這一療法具有療程短,療效顯著,後遺症少的特點。
參考文獻:
[1]頭穴針刺及吸氧法治療腦卒中偏癱的效果觀察 護理學雜誌 2001(08)
[2]李上 任燕萍 針刺曲池、三陰交及百會對正常人血壓的影響 甘肅中醫 2003(16)4
[3]吳遠華 朱廣旗 林興友 歐陽冷星 蘇紅梅 吳邦啟 針刺曲池、太沖對高血壓病患者血中ET和ACE的影響及療效探討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4(24)12
[4]朱廣旗 吳遠華 吳邦啟 蘇紅梅 歐陽泠星 舒遵華 鐘秀艷 ZHU Guangqi針刺曲池和太沖對高血壓病不同證型的療效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6(16)1
[5]劉悅平 針刺曲池與藥物即時降壓的對比觀察 中國針灸 2001(21)11
[6] Judith A. Selected Complementary Methods and Nursing Care of the Hypertensive Client Holistic Nursing Practice 2001;15(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