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四塔五蕴—傣医的理论基础
2013-11-29阅读:9504 学员编辑 收藏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和“五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四塔”(土、水、火、风)和“五蕴”理论派自南传佛教。在公元9世纪觉音所著的《清净道论》中,详细记述了“四塔”、“五蕴”论,这部著作的组织次第和内容在许多地方与优波底沙(Upatissa)所著的《解脱道论》相似。

佛教传入傣族社会后将巴利梵文翻译为西双版纳古傣文,并结合自身的医药知识编录成《贝叶经》;造纸术发明生产后又产生了大量的手抄本,即现在统称的《档哈雅》(医书或药典)。

佛教的“四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差别论”和“五蕴”(色、受、想、行、识)传入傣族社会以后,对傣族医学文献《罗格牙坦》(坦乃罗)、《巴腊麻他坦》、《档哈雅聋》等的编著影响极大,在这些文献中都记述了"四塔"、"五蕴"学说,是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生理解剖的重要基本理论。

“四塔”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是古傣医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范畴中的物质性概念,为傣医文献医学理论的注入奠定了基础。

“四塔”学说,贯穿到了傣医学术体系的各个方面,且作了规律性的描述:一是从解剖组织结构方面归纳了人体脏腑的各种物质属性;二是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土、水、火、风在人体生理机能活动中的演变情况;三是在病因病机方面阐述了土、水、火、风四塔失调所致疾病的分类和基本变化规律;四是在诊断疾病方面提出了应用土、水、火、风诊断各种类型疾病性质、严重程度;五是拟定了“雅塔巴聋”(治四塔失调所致疾病的总方)和四类不同的“雅塔”(即“土塔方、水塔方、火塔方、风塔方”)。形成了傣医临床各科的理论体系核心。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