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使用及对中毒防治
2013-11-29阅读:9581 学员编辑 收藏
解蛊毒

(1)吉利草晋代稽含《南方草木状》云:"吉利草,其茎如金钗股,形类石剧,根类苟药,交广俚俗多畜蛊毒,唯此草能解之极验,吴黄武中,江夏李侯以罪徒合浦,始入境,遇毒,其奴吉利者,偶得是草,与侯服,遂解,吉利即循去,不知所之,侯因此济人,不知其数。"这是用吉利草解蛊毒的最早病例记载,实际上这正是广西合浦县土著民族治疗蛊毒的经验,而且是以壮族为主,因为《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有"合浦蛮俚皆应之"的记载,说明合浦曾是假人活动的地方。到了清代谢启昆的《广西通志》中尚有吉利草产于上林县的记载。但历代本草著作中没有吉利草的记载。《岭外代答》和《桂海虞衡志》也没有谈到吉利草。可见,从晋代到清代吉利草一直是在壮族民间使用,没有经文人之手而登上"大雅之堂"。可惜,目前实地调查仍未发现此药。

(2)菱香草根据道光元年(1821年)谢云修《义宁县志》记载,当地出产的菱香草晒干后香气经年不散,"能辟蛊"。现在壮族民间仍有人用菱香草来预防蚊虫、蛙虫等,现又称为"灵香草"。

(3)囊荷据清代舒启《柳州府马平县志》记载,当地出产的囊荷"能治蛊"。唐代王焘《外台秘要》曾介绍用囊荷置席下来诊断蛊毒,是蛊毒则不肯卧。说明岳、襄荷确实有防治蛊毒的功效。

(4)芸香据清代杨家珍《天河县乡土志》记载,当地出产的芸香"可辟蛊毒" ......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