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症状诊断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防猝死 留神平日小信号
2015-12-23阅读:9511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Brugada综合征、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等。……


平时貌似健康的人,会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而发生急骤死亡。今年8月底,浙江卫视当红新闻女主播、28岁的梁薇突发心脏病病逝让人们震惊之余也发出感叹:很多青年朋友正是风华正茂时,却在突然间离世,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猝死呢?

学会判断

猝死未必是真死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情况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猝死诊断是一个回顾性的诊断,在这个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的时候,那还不叫猝死,因为有可能恢复,有可能是可逆性的,猝死是不可逆的意识丧失。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样的人,忽然意识丧失了,很快通过求救之后又恢复了,恢复以后我们不再把他称为猝死,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叫猝死幸存者,或者叫猝死生还者。医生常常风趣地讲,你一只脚已经迈出去了,另只脚又迈回来了,我们管这种叫可逆性或者一过性的意识丧失,这种情况也是非常多的,有一些是病理性的,有一些是生理性的。真正的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不可逆的,而发生时间在一小时之内的,这种情况我们才叫猝死。

男女有别

猝死原因各不同

猝死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有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前者最常见,特别是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为多见,少见有Brugada综合征、急性心肌炎、心肌病等。国内外资料表明,大约八成左右的猝死都是跟心脏直接相关的。非心源猝死常见是脑出血、药物过敏(青霉素易引起药物过敏,造成病人过敏性休克死亡)、哮喘、药品过量(毒品过量尤为常见)等等,而与其他一些器官相关的就比较少见,比如肺栓塞、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暴饮暴食、酗酒是发病原因)。

40岁以上男性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工作地点的猝死,不论平素有无心脏病史均应首先考虑冠心病的可能;对于既往有心脏疾患的患者,若近期出现心绞痛晕厥或严重的心律失常应警惕猝死的发生;女性猝死者以肺动脉高压引起者居多;婴幼儿猝死大多因窒息或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药物中毒猝死多发生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或抗寄生虫药的静脉注射过程中或服药后数小时之内。

预防猝死

重视平日小信号

老年人本身是心脏病及各种疾病的高发人群,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青、中年人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也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条件的应该每周监测血压,每年监测血糖、血脂,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减少猝死风险。在做心脏方面相关检查时,建议除了做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运动心电图、冠状动脉CT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使原有心脏病加重。即使原来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也会引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戒烟限酒、平衡膳食、控制体重、定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都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里提醒大家特别要注意过度疲劳的危险信号及发病的前兆症状。有些人在发生猝死前是有一些表现的,如当日有心绞痛、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痛头晕,甚至面色苍白、出大汗情况发生。当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尽可能平卧休息,服用治疗相应疾病的药物,如不能缓解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相关链接

猝死表现:

主要是心搏骤停和呼吸停止,判断心搏骤停典型特征是意识丧失和大动脉搏动消失,具体表现如下:突然意识丧失,叫不醒;体位丧失,比如正站着时突然坐在地上或摔倒;脸色苍白;感觉不到呼吸;瞳孔散大;脖颈、腿部大动脉脉搏消失。

猝死急救措施:

第一步:让患者平躺、解开衣领。如果口腔里有异物,请用手掰开他的牙齿,将异物清除,以保持气道通畅。

第二步:除颤,朝着患者心脏上方用力地拳击两下。

第三步:心肺复苏,一人心肺复苏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15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二次人工呼吸。二人心肺复苏法: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15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提倡第一时间、第一地方、第一人进行人工的心肺复苏。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