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养生常识 >> 中医保健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经络导引法
2013-12-23阅读:9518 学员编辑 收藏
古人将肢体导引法与经络穴位的按摩相结合,既活动了肢体关节,又发挥了经络穴位的特殊作用,这就是经络导引法的原理。经络导引法按不同的穴位配合不同的肢体动作。具体做法如下: 养命门坐位,精神安静,呼吸深长均匀。意想人身元气从百会穴(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经身体后正中线的督脉向下运行,到达足部的太白穴(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再从太白向上运行到命门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意守命门片刻,以达到积聚生热,温煦全身的目的。此法可治疗腹胀肠鸣,腹部及胃脘疼痛。

按仆参做腹式呼吸,当吸气时,用手指用力按压或弹拨仆参穴(外踝后下方,跟骨凹陷处赤白肉际),而在呼气时则放松。这样反复进行到穴位处有发热感或放射感时为止。此法有安神益肾,强筋壮骨的作用。

绕六节用手掌从腰后左侧的肾区开始向下,经过左侧大腿外侧的伏兔穴 (髌骨外缘上6寸),向下到左小腿外侧的足三里穴(髌韧带外侧下3寸,胫骨向外 1寸),再到左足背的冲阳穴(在足背动脉搏动处取穴),然后到左足大趾的大敦穴 (足大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足第二趾的厉兑穴(足第二趾趾甲角外0.1寸)、内庭穴(足二、三趾缝间纹头处),过足中趾,到第四趾的足窍阴穴(足第四趾外,趾甲角旁0.1寸)及足小趾的至阴穴(足小趾外侧,指甲角旁0.1寸)、足通谷穴(第五跖趾关节前下方),到达足心的涌泉穴 (足底部足心蜷起时凹陷处)。再向上从左小腿内侧上行,经过三阴交穴(内踝高点上3寸,小腿内侧正中)及大腿内侧的箕门穴(髌骨内缘上8寸),最后到达关元穴 (在脐下3寸)。此法能够治疗肾脏病变引起的浮肿。

升肝胆静坐调息,意想胆经阳气从侠溪穴(第四、五趾缝间纹头处)开始,沿胆经循行线(在下肢及身体外侧的中线附近)向上到达巅顶。同时上亢的肝阳得以下降,此法用来治疗肝阳头痛。

守京骨静坐,意想元气从足太阳膀胱经起穴睛明(内眼角向上,眶下缘处)开始,经过头顶,从身体背侧向下,沿下肢后侧到达京骨穴(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意守京骨穴。此法能强化膀胱功能。

守涌泉意守足底的涌泉穴(足心蜷起时足底凹陷处),能补肾水,降心火。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头痛、失眠、眩晕等症状。 生肾水静坐调息,两手掌心相对,渐渐地从胸前向两侧打开。然后用手指按揉气冲(在脐下5寸,正中线旁开2寸)、阴陵泉(胫骨内侧髁下缘处)、三阴交(内踝尖下3寸)、悬钟(外踝尖上3寸)、阳陵泉(腓骨小头前下方)、环跳(骶骨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外1/3与中I/3交点处)等穴位。然后两手扶腰,中指尖压在命门穴(第2腰椎棘突下)上,腰身慢慢向前弯,再抬起,就像竹枝被压弯后弹回恢复的样子,这样就可以将涌泉处的肾水引向头顶的百会穴。此法能冶肾虚腰痛。行脾气静坐,意想脾经之气从脾俞(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正中旁开1.5寸)向下,沿下肢内侧脾经循行线到达丘墟穴 (足外踝前下方凹陷处)。此法可治腹胀。 络脾俞站立,两脚掌抓地,以足趾之力挤压隐白穴(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 0.1寸),意守隐白片刻后,引脾经之气上行到达脾俞。此法可治脾虚泄泻、食欲不振等病症。

环肾气静坐,意想肾经元气从涌泉发动,到然谷穴(内踝前下方,足弓凹陷处),再沿足少阴肾经循行线(下肢内侧)向上到达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穴下,正中旁开1.5寸),然后返回到然谷穴。此法可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耳鸣、遗精等病症。 通照海静坐,两脚内踝相靠。意想肾经元气从涌泉穴开始向上,循行全身后返回,到达照海穴(内踝正下方处),并且在照海穴处相融贯通。
上一篇:形体修炼 下一篇:精神修炼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