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修炼
2013-12-23阅读:9560 学员编辑 收藏
形体修炼 道家形体修炼主要表现在按摩和导引术上。按摩是指用手按擦摩捏有关部位或经穴;导引是屈伸肢体,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按摩与导引常常是连在一起进行的,并不那么泾渭分明。关于按摩、导引的作用,《玄鉴导引法》归纳为这样四点,就是:“一则以调营卫,二则以消水谷,三则以排却风邪,四则以长进血气。” 关于导引,《庄子》载有“熊经鸟申”两法最著名,以后,汉代刘安著《淮南子》,又改扩为“凫浴、猿蠼、鸱视、虎顾”四种,此后直至汉末,华佗在合并改造的基础上,创立了虎、鹿、熊、猿、鸟五禽之戏。这种五禽之戏,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载其方法为:“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 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僻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霹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由于做五禽戏时要任力为之,汗出为度,所以有“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的效益。
道家形体导引修炼,在五禽戏的基础上,后经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又出现了八段锦、十二段锦、二十四节气坐功等导引术,使形体修炼的内容更加完善。 在道家形体修炼中,还有一种他们每日必做之功,就是所谓的‘’叩齿鼓漱”的功法。晋代道家葛洪《抱朴子》提出:“清晨建齿三百过者,永不动摇。”宋代帏《道山清话》说:“人之叩齿,将以收召神观,辟除外邪,其说出于道家者流,故修养之人多叩齿。”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却病延年笺》也说:“齿之有疾,乃脾胃之火薰蒸。每清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以舌搅牙龈之上,不论数遍,津液满口,方可咽下,每作三次乃止。及凡小解之时,闭口咬牙,解毕方开,永无齿疾。”并附诀曰: 热极生齿不宁,清晨叩齿自惺惺。 若教运用常无隔,还许他年老复钉。
叩齿鼓漱的好处不仅在于永无齿疾,同时还有收召神视,辟除外邪之功。鼓漱的整个过程,大致有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步骤。 叩齿鼓漱的基本做法是:清晨起坐,闭目绝虑,舌抵上腭,调匀呼吸,然后叩齿十四遍或三十六遍。叩后用舌左右前后上下沿着齿龈搅转十四遍,这样舌底两脉自然汩汩流出津液,等津液满口之时,再鼓漱十四遍,最后才把鼓漱之液,分三次用意念吞送丹田。 叩齿鼓漱的结果是咽下津液,这种津液,道家称之为玉池清水或玉泉。
《千金方》服玉泉法认为,叩齿服玉泉的作用在于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这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叩齿能够促进牙周膜、牙龈、牙髓腔的血液循环,改善牙齿的营养供给;而唾液则含有溶菌和淀精多种酶,可以在增进消化的同时,杀灭一定量的细菌。 此外,明郑宣《咋非庵日篡》还说:“辟谷咽津为上,咽气为次。咽津者,肾中之水上通舌底二窍,大有真味,如小儿略乳,滚滚不止,虽酬应交际,而终日忘饥。若咽气则闭口住息,身心俱寂,然后可。此不可岁月效也。”这里,郑宣认为咽津的作用要远在咽气之上,并且也行之方便。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