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库 >> 疾病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肿瘤?缘是真菌作怪!
2015-12-23阅读:9357 学员编辑 收藏

小编导读:对于皮肤上长出的不痒不痛的新生物,或发现内脏器官上的占位病变,病人和接诊医师首先考虑的是肿瘤。难道真的全都是肿瘤吗?这一话题使我回忆起给我印象很深的几位病友。……

两年前的一个春天,我接诊一位年过半百的男子,他是市某基层单位的领导。3年前在防汛抗洪中左小腿受伤感染溃烂,经过医治后愈合;但伤疤颜色略深、欠光滑,渐渐隆起成一个“疙瘩”,无明显痒痛与不适。后来,这“疙瘩”逐渐增大,反复溃破,而且在其旁先后又发出3个同样的小“疙瘩”,于是去外科就诊,被诊断为“癌”且已转移,需尽快做截肢手术。但病人及其家属不愿截肢,希望在保住左腿的前提下治疗这个“癌”;与此同时,他们又到其他科室诊治。当我在皮肤科诊室里听完上述病史,仔细检查了病人后,我从其临床特征上已感到他很可能患上了真菌病。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我取了一点溃疡组织作进一步的检查确诊。10天后,溃疡组织培养出孢子丝菌,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3月余痊愈。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但有不少病人就没有这么幸运,如一年前接治的一位来自河南的39岁农民。他在大年夜里因酒醉后摔破左颧部,乡村医生给抗炎治疗后伤口愈合,但局部渐渐隆起,长出“疙瘩”,虽无明显痒痛,却总觉不适,到当地医院先后做清创手术和“瘢痕疙瘩”切除术,同时注射和口服多种抗生素。然而,手术伤口一直未痊愈,反而又长出结节,转至地区医院作病理检查,诊断为“皮肤结核”,给抗痨药物治疗半年多不仅无效,结节反而扩大、溃破,左面至鼻部肿胀且鼻塞流少量脓血性鼻涕,最终来我院住院治疗。经取左面溃疡组织和左上颌窦穿刺抽出物作真菌检查,均发现真菌菌丝,确诊为深部真菌病。可惜病人此时的病情已相当严重,药物控制并非易事。假如在地区医院作病理检查时,将取下的活组织同时做真菌学检查,就可早期确诊为真菌病,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是完全可以痊愈的。

另有一个中年男子,因突发刺激性咳嗽,咳少量白泡沫痰,痰中带鲜红血丝,略感胸闷1个月,被外院诊断为“肺癌”,后转我院胸外科治疗。经CT等检查诊断为“右下肺癌”,行右下肺叶切除术。切下“肿瘤”送病理切片,诊断为“隐球菌性肉芽肿”。术后两月余,突发高热39。5℃,胸闷,再次作胸部CT检查,发现“右肺门有一肿块,右中叶支气管受压推移”。咳痰作真菌培养为新型隐球菌,故转到我科,诊断为右肺新型隐球菌性肉芽肿,先后给予静脉滴注和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用药5天体温降为正常,至第10天胸闷已不明显。持续用药4个月后,右肺门肿块影完全消失,痊愈。其实,该病人的结局本来是可以更好的:如果在作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癌”时,在CT指引下作肺肿块穿刺,抽出一点点活组织分别做真菌学检查和病理检查,即可确诊为肺真菌病(肺新型隐球菌性肉芽肿),那么,只需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本不必受手术之苦;或者在手术切下物被确诊为“新型隐球菌肉芽肿”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病人的右肺门一般是不会又长出肉芽肿的,病人生理、心理及经济上的负担都会大大减轻。

我举出这3个实例,是想请读者包括临床医生提高对真菌病的认识。因为近年来,真菌病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却因认识不足而使病人走了不少弯路甚至踏上了不归路。下面两种情况需要特别留意:

1。皮肤上出现肿块、结节等新生物,其瘙痒和疼痛都不甚明显,发展也不快,特别是肿块局部曾有外伤、破皮病史者,一定要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在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时,一定要同时作真菌学检查。患者在采用抗生素、激素、抗痨药、抗癌药物无效时,应想到可能是真菌病,尽快诊治。

2。当内脏器官出现占位性病变时,除了考虑肿瘤外,还应考虑为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尤其在已用了抗炎或抗癌药物等治疗不见效时。在取活组织或肿块排出物作病理检查时,别忘了作真菌学检查。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