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
病理为两肾弥漫性肾小球病变,可分为如下几型:
1.1、系膜增生性肾炎。
1.2、膜性肾病(以Ⅲ、Ⅳ期为主)。
1.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1.4、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1.5、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检查
2.1、尿常规检查常有轻、中度蛋白尿,同时伴有血尿,红细胞管型,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镜下持续性血尿。
2.2、血液检查早期变化不明显,肾功不全者可见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血沉明显加快,血浆白蛋白降低,血胆固醇轻度增高,血清补体C3正常。
2.3、肾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和酚红排泄轻度下降,尿浓缩功能减退。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早期基本正常,随病情加重BUN,Scr逐步增高,当其高于正常值时,证明有效肾单位已有60%~70%受损害。对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更有价值。
2.4、腹部X线平片肾脏明显缩小,表面不光滑。
2.5、B超早期双肾正常或缩小,肾皮质变薄或肾内结构紊乱,B超检查可帮助排除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多囊肾和尿路梗阻性疾病。
2.6、肾穿刺活检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可见相应的病理改变。
3、慢性肾小球肾炎并发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蛋白尿导致蛋白质大量丢失、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易并发各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皮肤感染等,感染作为恶性刺激因素,常诱发慢性肾炎急性发作,使病情进行性加重。尽管目前已有多种抗生素可供选择,但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感染仍是导致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应予以高度重视。
肾性贫血慢性肾炎 晚期出现肾实质损害,可并发血液系统多种异常,如贫血、血小板功能异常、淋巴细胞功能异常和凝血机制障碍等。其中贫血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主要原因有: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肾衰竭时,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红细胞代谢发生障碍而易于破坏,发生溶血,导致贫血。失血:大约25%的晚期肾衰竭病人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加重贫血。
1、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本身的病理类型有关,如某些病理类型本身是不可逆的,例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等;
2、与用药合理与否有关,尤其合理应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降压药至为重要。误用肾毒性药物,最多误用的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如果导致肾功能的恶化,引起尿毒症。
3、某些药物的疗效本身就不肯定,如潘生丁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往往停药之后又反复如初。病人往往不遵循医嘱,自行增减甚至停用药物,导致反跳现象的出现。
4、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功能较低,尤其伴有贫血及低蛋白血症者,本身体质与抵抗力均低,不耐疲劳,易受感染,一旦生活与工作无规律,即因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劳累等因素而诱发加重,甚至表现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或导致肾功能恶化。
5、体育活动是一种需要消耗体力的活动,而劳累又是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引起肾功能减退或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因此,慢性肾炎的康复先应防止病情反复发作。
1、慢性肾炎患者注意休息
对于慢性肾炎患者来讲,应当加强日常的休息,在开始阶段,不论症状轻重,都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
2、慢性肾炎患者预防尿路感染
慢性肾炎患者如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1个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慢性肾炎的注意事项活动量应缓慢地逐渐增加,以促进体力的恢复。
3、慢性肾炎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患者在肾病饮食方面应当多加注意,一般肾炎患者都会出现水肿现象,而当患者出现水肿时,应当注意盐的摄入量,咸鱼、各种咸菜均应忌用,待水肿消退后钠盐量再逐步增加。
除了低盐和低脂饮食外,在食用水果时也要格外注意。许多肾炎患者的家属为了照顾患者,多给其买很多的水果和营养品。其中,香蕉对于肾炎患者而言要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