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食疗养生 >> 食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食材百科,蚶子,清洗
2018-03-06阅读:953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蚶子如何清洗
1. 蚶子的清洗方法
2. 蚶子的传统吃法
3. 蚶子的功效与作用
二、蚶子的营养价值
三、食用蚶子的注意事项

蚶子如何清洗

1、蚶子的清洗方法

蚶子虽然好吃,但是清洗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清洗干净,加上是生食的话,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清洗的时候用筷子将蚶子与盆底隔开,因为蚶子的位置一直都是在水盆中央,吐出来的沙子,直接沉底了,悬在中间的蚶子再吸进来的水又是干净的。

买蚶子时向老板要一点海盐,溶于清水中,营造海水的味儿。然后在盆中放两只平时不咋用的筷子,目的是不让小筐沉底,最后将装满毛蚶的漏筐放在上面浸泡,再滴几滴麻油,2-3小时后就会看到盆底的脏东西会有很多。然后洗干净壳上的赃物,最好准备好冰水〈口感回更好〉,在用尖刀沿着壳缝插进去就撬开了,取出肉放在准备好的冰水里过1分钟在捞起即可。

蚶子如何清洗

生吃蚶子固然鲜美,但是卫生安全一定要注意,除了长时间的清水浸泡之外,蒜蓉也是万万不可少的,如果有酒量的还可以小酌一下,因为蒜和酒都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2、蚶子的传统吃法

蚶子是蚶类动物的总称,是双壳纲中比较原始的类型。蚶子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中国蚶子的种类很多,其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有毛蚶、泥蚶和魁蚶等。

蚶子个大壳薄肉厚,肉质极嫩、异常鲜美。宁波当地人在食用蚶子时取用粗铅丝篓,把蚶子置于其中,放进沸水锅中反复摇动篓子,至蚶烫熟,故名。历代文人都视其为珍品。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特别记载了此菜的几种吃法:“蚶有三吃法: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但宜速起,迟则肉枯。”如今宁波仍然保持着这种烹调方法。

3、蚶子的功效与作用

《本草经疏》:蚶,味甘,气温,性亦无毒。《经》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又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甘温能益气而补中,则五脏安,胃气健,心腹腰脊风冷俱瘳矣,胃健则食自消,脏暖则阳自起,气充则血自华也。

《别录》:主痿痹泄痢,便脓血;《食疗本草》:润五脏,治消渴,开关节;《本草拾遗》:治心腹冷气,腰脊冷风,利五脏,健胃;《四声本草》:温中消食,起阳;《日华子本草》:益血色;《医林纂要》: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破结消痰。

蚶子如何清洗

蚶子的营养价值

1、蚶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铁、高钙、少脂肪的营养特点;人们在食用蚶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2、蚶肉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3、蚶能够补血液,《本草纲目》有记载:“蚶肉益血色。”所谓益血色就是补血,使面色转为红润的意思。蚶壳还能治胃病。蚶壳在医书上名为瓦楞子,含有丰富的钙质。将瓦楞子煅成灰质,成分就变为氧化钙,是医治胃酸过多的良药。

食用蚶子的注意事项

适宜人群:气血不足、营养不良、虚寒性胃痛、消化不良、贫血和体质虚弱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不适宜人群:有传染性疾病如肝炎、伤寒、痢疾以及发热的病人不宜食用。

蚶子如何清洗

选购:新鲜的蚶子,外壳亮洁,两片贝壳紧闭严密,不易打开,闻之无异味。如果壳体皮毛脱落,外壳变黑,两片贝壳开启,闻之有异臭味的,说明是死蚶子,不能食之。有些小贩子,将死蚶子已开口的贝壳,用大量泥浆抹上,使购买者误认为是活蚶子,为避免受害,以逐只检查为妥。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