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适宜:
1.1、宜吃酸性的食物。
1.2、宜吃粗纤维的食物。
1.3、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宜吃食物:
大肥肉:性味比较酸,且比较凉,对钩虫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适合本病患者多吃。每日3-6个即可,尽量空腹的时候食用。
柚子:柚子内含有一种特殊的酯类物质,对于机体来说驱除钩虫的作用,故宜多吃。每日250-500g即可,空腹直接食用。
玉米粥:营养丰富,容易被消化吸收,且玉米属于高纤维的食物,对肠道有清洗作用,且具有促进肠道蠕动的功效。每顿200g左右为宜。一天2-3顿。
饮食禁忌:
1.1、忌吃碱性的食物。
1.2、忌吃精细的食物。
忌吃食物:
精面:精细的面粉做成的食物,会减少肠道蠕动,抑制肠道正常动力的发挥,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尽量少吃精粮,多吃粗粮。
洋芋:淀粉含量高,容易饱,但是不容易消化吸收。对于本病来说,无疑为钩虫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原料。不宜多食。
2.1、在饮食上,不吃不洁生蔬菜,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2.2、在易受感染的环境中劳动时,避免赤手裸足操作;此外,在皮肤上涂布防护药物。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板口线虫。偶可寄生人体的还有锡兰钩口线虫和犬钩口线虫等。巴西钩口线虫的感染期幼虫虽可侵入人体,但一般不能发育为成虫。
高发人群:喜欢吃不全熟食物的人群及养宠物的人群。
危害:
1、幼虫致病
钩虫丝状蚴钻入皮肤,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局部皮肤可有针刺感、烧灼感和奇痒感,很快出现充血斑、丘疹,1~2天内出现红肿及水疱,内含浅黄色液体。若继发细菌感染可形成脓泡,最后结痂、脱皮自愈。此即钩蚴性皮炎,俗称“粪毒”,多发生于与泥土接触的足趾、手指间等皮肤薄嫩处。
当幼虫在体内移行穿过肺泡壁进入肺泡时,可引起局部出血及炎症病变。患者可有呼吸道症状,如胸痛、咳嗽、哮喘、咯血,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成虫致病
钩虫的主要危害是成虫期。
2.1、、胃肠功能紊乱:成虫咬附于肠粘膜,引起肠壁散在性出血点及小溃疡,周围有炎细胞浸润。患者表现为持续性、弥散性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重症患者可出现柏油样黑便(婴儿钩虫病)或血便(消化道大出血)。
2.2、、贫血:钩虫对人最主要的危害是贫血。钩虫咬附肠壁,吸血为食,造成血液丢失,钩虫头腺分泌的抗凝素,使咬附部位造成伤口血液不断渗出,加之虫体频繁更换吸血部位,造成更多的伤口渗血;同时慢性失血,铁和蛋白质的不断损耗,使造血原料不足,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合成速度低于红细胞新生速度,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苍白、眩晕、乏力,重者可有心慌、气短、肢体及面部浮肿等贫血性心脏病等表现。
2.3、、异嗜症: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表现为喜食生米、生豆、茶叶、瓦片及碎布等。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可自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