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系通过白蛉媒介,由杆菌形巴尔通原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很少见。人为惟一的自然宿主。白蛉为传播本病的媒介。由杆菌形巴尔通原生体感染引起。当受染的白蛉叮咬健康人时,病原体即可进入机体,并在血液中繁殖,然后黏附于红细胞膜,使其脆性增加而发生溶血。潜伏期为2~6周。临床表现为Oroya热,秘鲁疣。本病的诊断有赖于血液涂片、血培养和皮损活组织检查找到病体。青霉素、四环素、氯霉素对本病有良效。
1、药物治疗
多种抗生素如氯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及链霉素等对杆菌状巴通体均有抗菌作用。对急性杆菌状巴通体感染,氯霉素为首选药物,因其对常见并发症-沙门菌感染也有效。
氯霉素 剂量为2g/d,分4次服,共7天。一般在服药2天后发热即可消退,病情也随着迅速好转。
四环素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0.25~0.5g,每6小时1次。8岁以上小儿常用量:每次25~50mg/kg,每6小时1次。
利福平 剂量为600mg/次,1次/d,共服6天,可促进病变消退。
虽然体外汉赛巴尔通体对很多抗菌药物如复方SMZ、多西环素、红霉素及其衍生物、氨基糖甙类、利福平、环丙沙星等敏感或高敏感,但一般病例尚无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对重症病例如高热者、伴发脑炎者及免疫缺陷者宜采用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利福平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的联合治疗,疗程7d或更长。
2、手术疗法
2.1、淋巴结肿大1年以上未见缩小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摘除。
2.2、淋巴结化脓时可穿刺吸脓以减轻症状,必要时2d~3d后重复进行,不宜切开引流。
3、其他疗法
该病治疗以对症疗法为主。巴尔通体在体外对抗生素高度敏感,但仅氨基糖苷类对巴尔通体有杀灭作用。严重贫血者可输血。
暂无相关信息。
巴尔通体病护理
慢性病患者与免疫力低下者最好不要养宠物,同时需避免被动物咬,抓伤,尤其在春季动物发情时,尽量少刺激动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巴尔通体病饮食保健
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内不要饮用果汁,因为果汁(尤其是新鲜果汁)中富含的果酸会加速抗生素溶解,降低药效。喝豆浆或是酸奶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
预防措施主要是杀灭白蛉,居室内外喷洒杀虫剂,控制白蛉夜间叮咬甚为有效,个人防护可用驱虫剂或挂蚊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