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吗
女性为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男女骨折比率为1:3.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中,每3人中有1人将经历一次骨质疏松骨折。绝经后女性更是最危险人群。45岁后每增加5岁,骨折风险增加1倍。而男性通常65岁后才出现骨密度下降。其实,骨质疏松不仅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还与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2、长期化浓妆的女性更容易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长期化浓妆的女性容易引起骨质疏松。女性经常使用防晒霜、护肤油之类,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阻隔阳光照射皮肤,使维生素D合成减少,进而将影响钙、磷吸收。久而久之,就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几率。
3、中老年女性容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种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男女性的骨量在35~40岁以后开始下降,女性在绝经期以后的骨量丢失远远高于男性,故女性的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这是因为雌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制造骨基质。如果雌激素水平下降,则使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减少。绝经后妇女如合并甲亢,其骨质疏松出现较早且较重。
4、爱躺床上缺乏锻炼的女性更容易骨质疏松
如果骨折的病人在床上躺一年,那么骨量会下降,肌肉很可能萎缩,因此,需要运动、肌肉牵拉来增加细胞的活跃度。这是因为骨骼肌肉的牵拉会造成骨细胞活跃,一旦运动不足导致缺乏肌肉牵拉,整天躺在床上,骨量就会丢失、肌肉会萎缩。相反,肌肉牵拉后骨骼肌会强健、成骨细胞活跃,造的骨头就多。对于青年人来说,散步的运动效果还稍差了些,不妨选择打球、举重等稍微对抗性强、负重的运动,给予骨细胞更多的“刺激”,锻炼效果会更好。
5、过量饮酒喝咖啡的女性更容易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发病的原因尚不很明确,但每天过量饮酒、喝大量咖啡确实会影响人体对钙的摄入。
1、全身无力
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一般多表现为全身疲乏无力、排肠肌痉挛(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所讲的“小腿肚子抽筋”)、腰腿痛或全身性骨痛,严重时卧床不起、手足抽搐。
2、骨骼软化
妊娠后期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还可见有单侧或双侧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如果严重时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可出现骨软化症,伴随脊柱、骨盆及下肢畸形,身高缩短,出现这些女性骨质疏松的症状时一般起病较为缓慢,大多数女性在产后可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3、疼痛
骨质疏松症状最主要的就是疼痛,刚开始会感觉全身不属实,然后伴随来的就是腰腿部的疼痛,导致患者长时间的腰痛,尤其是运动后疼痛加重,甚至咳嗽、大便都会感觉疼痛加重。
补充雌激素
雌激素替代方法可以口服、注射或皮下埋植法。雌激素替代法可引起乳房触痛和体液潴留。一些妇女可再次来月经,但不会怀孕。
有人提心雌激素致癌,目前医学界已达成共识,对同时伴有更年期症状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进行合理治疗,半年内查一次子宫、乳腺和卵巢有无病变。雌激素的使用原则是低剂量、短期。如骨质疏松患者无更年期症状,不主张补充雌激素。
补充钙质
钙是骨骼的重要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如不能从食物中摄入足量的钙质,可补充钙质。摄人的钙量略多于需要量并无害。市场上各种钙剂出售,如碳酸钙、枸橼酸钙等,但最好是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以起到应用的作用,而避免因使用不当而带来副作用。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必不可少。无维生素D,人体便不能吸收和利用钙,常人每日约需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相当于100毫升牛奶),—片多维丸或每周30-60分钟的日光浴),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有害。维生素D进入肝脏后,经过一系列羟化酶促反应,生成1,25(OH2)D等活性代谢产物参与骨代谢。因此补充维生素D务必要征询治疗医生的意见,不可随意自行决定。
多运动
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全身代谢状态,改善骨恪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外力对骨路的剌激,从而缓解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