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心脏早搏,也许很多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过却不知道。很多人问,健康的人也会出现心脏早搏?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心脏早搏的危害大吗?这都成为了广大朋友的疑问,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心脏早搏,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也许很多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过,只不过对于偶发性心脏早搏的人来说,难以自我感觉,并不能引起多大的注意。到底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
心脏早搏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的类型,70%~80%的人都有过心脏早搏的现象,只不过心脏早搏时自我感觉不明显,所以往往没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们要知道,一个正常的心脏跳动是有规律的,也就是跳动的时间间隔基本一致的,如果有一刻心脏的跳动突然提前,那么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心脏早搏。
通常情况下,通过听诊或对心电图的观察比较容易发现心脏早搏。当出现心脏早搏时,可在动态心电图上发现单个或两个异位节律的电激动。如果1分钟内这样的电击动少于5次,则属于良性早搏,一般不会影响心脏的血液排出量和供血,所以不会对健康造成多大影响。对于频发性心脏早搏(每分钟早搏超过6次)容易导致对心脏、脑、肾、肝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时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心脏早搏的危害有哪些?
心脏早搏的危害因人而异的,不过像老人、孕妇、小孩就是心脏早搏的主要危害人群了,如果发现心脏不适,要及时就医家检查。
对于孕妇来说,身体本身的负担较大,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心脏早搏。我们都知道心脏病人孕妇分娩时十分危险,所以对于心脏不好的孕妇来说,就要定期进行心电图的观察,以免早搏引起心脏疾病,造成分娩时发生危险。但有一点准妈妈可以放心,就是心脏早搏是不会导致腹中宝宝心脏病的。
老人也是心脏早搏的高危人群。当老人出现心脏早搏,就可能表明了病理性的原因,也就是多由一些疾病引发的心脏早搏,需要进行身体检查和做动态心电图确诊。老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大组织器官的功能也在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转变为恶性心律失常,经常危及生命。
如果儿童出现心脏早搏,偶尔发生一次的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治疗,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就可以了。如果心脏早搏频发,就要及时就医了,儿童心脏早搏频发可预示心脏病发生。
以上就是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及其危害的而相关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了解心脏早搏。小编提醒,心脏是我们人体一大重要的器官,如果发现心脏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大家不妨了解一下心脏早搏的症状有哪些。
【相关推荐】: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早搏的症状有哪些?
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早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