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传染防治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心脏,杂音
2017-06-01阅读:9546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心脏杂音怎么办
二、心脏杂音做哪些检查
三、如何预防心脏杂音

心脏杂音怎么办

1、心脏杂音怎么办

一旦发现心脏杂音,父母应尽早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儿科或心脏科医师通过听诊来初步判定小儿心脏杂音的性质。听诊发现小儿心脏杂音后,一般需行心脏彩超检查,了解心脏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功能,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果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结构及心功能正常,即为生理性杂音,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应注意是否为甲亢、贫血等疾病致功能性杂音。功能性杂音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心脏杂音无需特殊处理。

如果心脏彩超提示心脏结构存在异常,则为病理性杂音。根据心脏解剖结构畸形及心功能情况,由专业医生建议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放射线检查、心电图、心脏CT、心导管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心脏杂音怎么办

2、心脏有杂音的原因

2.1、血液黏滞度:红细胞比容一般说来,红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粘滞度的最重要的因素。红细胞比容愈大,血液粘滞度就愈高。温度 血液的粘滞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人体的体表温度比深部温度低,故血液流经体表部分时粘滞度会升高。如贫血时,由于红细胞减少,血液黏滞度降低,血液流动时发生漩涡,可产生杂音。

2.2、血流加速:由于某种原因使血流速度越快,越容易产生漩涡,杂音也越响。有的人在安静时听不到杂音,运动后可听到明显的杂音;有的人在发烧时,由于心肌收缩力加强,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而产生杂音。即使没有瓣膜病变或狭窄的情况下,如正常人剧烈运动后、发热、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流速度加快也可出现杂音或者原有的杂音增强。

3、心脏杂音的症状

心脏杂音的出现,并不代表是有心脏病的,有大部分心脏杂音的人都是健康的,只有少数心脏杂音,是比较危险的。生理性心脏杂音属于正常现象,大都不需要治疗,而病理性心脏杂音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接受治疗。要了解心脏杂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帮助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心脏杂音主要指的是在正常的心音之外,还会出现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声音,是要引起重视的,找准病因,做好防治措施,要对心脏杂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详细了解。诱发心脏杂音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冠心病,有效缓解心脏杂音的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冠心病是必要的。

心脏杂音做哪些检查

1、病史:在婴幼儿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2、3、4肋间)有一柔和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强度为1级或2级),开始于收缩早期,但不覆盖或代替第一心音,也不伴有震颤,且在第二心音前己消失,绝大多数为非器质性杂音。

2、一般检查:婴儿时期即出现发组、作状指(趾)、气喘者先考虑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胸骨左缘隆起主要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或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亦可由儿童时期的大量心包渗液所致。胸骨右缘第2肋间隙或其附近有隆起或收缩期冲动,多是主动脉弓动脉瘤的体征。肺气肿、心包大量积液或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气胸体征,常可掩盖原有心脏杂音或使之减弱。

心脏杂音怎么办

3、心脏听诊:患者应取坐位或仰卧位,必要时可嘱患者变换体位。如二尖瓣杂音常在左侧卧位时听得清楚;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杂音于坐位或站立位时更为清晰。

如何预防心脏杂音

适量的运动不会引起心脏杂音,更不会引起心脏损害,相反,运动锻炼是使心脏更强壮的最好措施。对心脏最有益的就是有氧代谢运动,即以增强人体输送和利用氧气能力为目的的耐久性、规律性、低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爬山等。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脏的工作能力和耐力提高。跑步爬山等使骨骼肌有节律的收缩和放松的运动,还可以促进经脉回流,对心脏起到辅助泵的作用,间接保护心脏。资料表明,较之爱运动者,平时不爱运动者的心脏要早衰10~15年,冠心病的发病率要高出1~3.5倍。

心脏杂音怎么办

运动一定要科学,过于剧烈和过高强度的运动是有害的,有心脏疾患或其他严重疾病的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运动。同时,中老年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容易心脑缺血,发生意外,所以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