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传染防治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中耳炎饮食,中耳炎治疗,中耳炎护理
2017-12-12阅读:9693 学员编辑 收藏
一、中耳炎能吃鱼吗
1. 中耳炎能吃鱼吗
2. 中耳炎的饮食禁忌
3. 中耳炎的饮食方法
二、中耳炎的食疗食谱
三、中耳炎的家庭护理方法

中耳炎能吃鱼吗

1、中耳炎能吃鱼吗

得了中耳炎除了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进行药物治疗以外,一些生活上的习惯,饮食也要格外注意,有些食物不可以随便乱吃,中耳炎是不能吃鱼的。

患了中耳炎以后,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孩子,吃饭时家长要格外监督孩子,对于一些发物类的食物要全面的禁止,一般常见的发物类食物有鱼、虾、蟹、公鸡、牛肉等。这些食物中还含有致敏因素,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一些过敏现象,还会使中耳炎症状加重。

中耳炎能吃鱼吗

鱼类并不是包含所有的鱼,有些鱼是可以适当吃的。比如鳗鱼,鳗鱼是属于寒性的鱼,患有中耳炎的患者可以吃,但是像黄鳝,草鱼等这一类属于温热性的鱼类,还是尽量少吃或者不吃最好。以免使病症更加严重。吃饭尽量以清淡为主,可以吃一些有助于消炎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比如黄瓜,苦瓜。

2、中耳炎的饮食禁忌

2.1、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品辛散助热可使内热加重,病情加剧。

2.2、发物。鱼、虾、蟹、公鸡、牛肉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能使中耳炎的症状加重。

2.3、肥腻厚味食物。这类食物易聚湿生痰,助热化火,可使体内湿热内盛,症状加深。

2.4、生冷食物。如冰冻果品、饮料、冰激凌等,这些冷冻食品易伤脾胃,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而降低人体免疫力,加重病情。

3、中耳炎术后如何食疗

3.1、患者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有丰富营养元素的食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比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都能帮助患者提供自身的抵抗能力,积极的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3.2、多饮水,饮水应该以温水为主,多饮水对调节身体的代谢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对预防中耳炎会有些好处。

中耳炎能吃鱼吗

3.3、一些肥腻厚味的食物,要尽量少吃。这类食物容易聚湿生痰,助热化火,可使体内湿热内盛,症状加深,患者应该选择一些清淡类型的食物,比如:粥、稀饭等。

中耳炎的食疗食谱

1、银菊茶的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2、鸽肉木耳汤的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功效:补肾培元。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闩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中耳炎能吃鱼吗

3、白菜薄荷芦根汤的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中耳炎的家庭护理方法

1、吹干耳朵:每当你弄湿耳朵,不论是否有感染的迹象,应记得去除耳朵内的水分。将外耳向上及向外拉,使耳道伸直。让吹风,机距离耳朵5—10厘米之远,向耳内吹。以暖风或冷风吹30秒。如此可以消除细菌及霉菌生长的温湿环境。

2、使用止痛药:如果耳朵痛,在你看医生前,可先用阿司匹林止痛。

3、游泳时请露耳塞:爱游泳的人不要因为怕患中耳炎就不下水,你可以戴上柔软的耳塞,并选择干净的游泳池,不要在肮脏的水域游泳。洗头发或洗澡时,也别忘了戴耳塞。如果你容易患中耳炎,则保持耳朵干燥是特别要紧的。

4、勿经常清除耳垢:耳垢有若干用途,包括提供良性菌栖身处。这是耳内天然的防御措施,勿用棉花棒挖除。此外,被耳垢覆盖的耳道有防潮功效。

5、热敷:用一块清洁的毛巾热敷耳部,或用热敷垫,皆可缓解耳朵痛。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