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专家和教练员认为背越式与俯卧式这两种方法都比较先进。
俯卧式技术:可分为 3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与落地。助跑的倒数第 2步和迈步是俯卧式跳高助跑中的关键,运动员在倒数第 2步身体重心降到最低的位置,迈步时特别强调向前送骨盆,髋关节向前的速度明显地超过胸部向前的速度。迈步时骨盆超过胸部是俯卧式技术的一个特点。
背越式技术:也可分为 4个部分:助跑、起跳、过竿和落地。背越式起跳最大的特点是必须做旋转动作。起跳腿是离横竿远的腿,起跳时摆动腿向上向外摆,以使运动员向助跑开始方向做旋转动作。起跳后,转为背向横竿。背越式的过竿动作与俯卧式不同,运动员身体横在竿上,身体各部分依次过竿。过竿时挺腹,全身在竿上处于弧形状态,头部、肩部、胸部在竿后急剧下压,当身体重心达到最高点时,大腿向下并挺胸挺腹,以便顺利越过横竿。
直线助跑段与弧线助跑段:
2.1、直线助跑技术:近似于短路途中跑技术,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两臂协调配合大幅度摆动;。
2.2、弧线助跑技术:身体逐步内倾,加大外侧腿臂的摆动幅度,保持头、躯干成一直线向内倾。助跑的整个过程应有明显的加速性和较强的节奏感,尤其是最后几步逐渐加快,到最后一步最快。
助跑技术特点:
2.3、助跑的预备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线曲,因此全程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
2.4、向弧线过渡时比较平缓自然,可以避免停顿或减速。
2.5、弧线曲率由大变小,使身体逐步加大内倾。
2.6、最后一步与横杆约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证人体在腾空后,有一个适宜的相对于横杆的垂直位移距离。
3.1、跨越式:1864年第一种正式载入田径史册的跳高姿势是跨越式,它出现在1864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田径对抗赛上。当年,英国运动员罗伯特柯奇以;跨越式创造了1.70米的第1个跳高世界纪录。
3.2、剪式:1895年美国人斯维尼改进了跨越式,其特点是运动员在过杆时,身体急速侧向转体,两腿交叉如剪刀,这就是剪式,这种技术在当时创造了1.97米的新纪录。
3.3、滚式:1912年美国运动员霍林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田径赛上采用左侧斜向助跑,过杆时以身体左侧滚过横杆的技术赢得冠军,霍林把这种技术命名为滚式,也正是这种技术使人类首次越过了2米的高度。
3.4、俯卧式:1923年苏联运动员伏洛佐夫又创造出俯卧式跳高技术,这种新型技术动作很快就被田径选手们所接受。
3.5、背越式:在19届奥运会上,美国21岁的福斯贝里过杆动作与众不同,他越过横杆时,不是面朝下,而是面朝上、背朝下地飞过横杆,这个动作被命名为背越式过杆技术。
跳高起源于古代人类在生活和劳动中越过垂直障碍的活动。现代跳高始于欧洲。18世纪末苏格兰已有跳高比赛,19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于欧美国家。1827年9月26日在英国圣罗兰.博德尔俱乐部举行的首届职业田径比赛中,威尔逊屈膝团身跳越1.575米,这是第一个有记载的世界跳高成绩。
跳高有跨越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过杆技术,现绝大多数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跳高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3.98~4.02米,最大重量2公斤。比赛时,运动员必须用单脚起跳,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第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
跳高要注意的是在起跳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等。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控制运动负荷。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矮到高进行锻炼。
跳高是运动征服高度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不屈不挠,勇攀高峰的象征。也有人称跳高是一项失败者的运动,因为每次比赛,运动员在跳过一个高度以后,还要向新的高度挑战,直到最后跳不过去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