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糖低怎么调节
保持良好心态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态对糖尿病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觉得,当今糖尿病已经“大众化”了,我成了“糖人”,不足为怪。既来之则安之,只要我能够勇敢面对现实,树立必胜信心,科学施治,迎糖而上,糖尿病没有什么可怕的。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在这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快乐。
告别坏毛病
告别坏毛病、坏习惯以前,我曾经有过太多的坏毛病:不运动、贪吃、抽烟、酗酒、熬夜,正是这些坏毛病、坏习惯,才使我成为了“甜蜜的家族”的成员。今天的我,DM了,我毫不犹豫地戒掉了烟、酒,适度饮食,按时作息,每天晚上10:30准时睡觉(特殊情况除外)。此外,我还坚持散步、快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多项有氧运动。
2、血糖低临床表现
低血糖呈发作性,时间和频率随病因不同而异,症状千变万化。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表现
低血糖发作时由于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临床表现为出汗、饥饿、心慌、颤抖、面色苍白等。
脑功能障碍的表现
是大脑缺乏足量葡萄糖供应时功能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初期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躁动、易怒、行为怪异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3、血糖低怎么检查
血糖: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低于3.9mmol/L。
血浆胰岛素测定:低血糖发作时,如血浆胰岛素和C肽水平升高,则提示低血糖为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48~72小时饥饿试验:少数未察觉的低血糖或处于非发作期以及高度怀疑胰岛素瘤的患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开始前取血标本测血糖、胰岛素、C肽,之后每6小时测一次。
1、每天多吃几餐,但是每餐的话不要吃的太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少食多餐。吃点小零食,水果什么的,睡觉前可以吃点面包什么的,可以缓解低血糖。对于常常孕吐的孕妈来说,少食多餐是预防低血糖的最佳又最简单的方法。
2、饮食方面,要均衡饮食,要吃蔬菜也要吃荤菜。肥肉最好别吃,吃些瘦肉。对身体有好处。孕妈妈不能因为胃口不好就挑食,孕期一定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干果、奶制品等。
3、加强锻炼,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对身体有好处,低血糖者可以做些轻微的运动。
4、经常检测血糖。当血糖发生变化时,询问医生的意见,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5、多吃高纤维的食物。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
1、饥饿感不等于低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2、低血糖未必有症状
事实上,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有症状,有些患者则没有症状。没有症状的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者,临床称之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3、低血糖症状变化多
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例如,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可表现为哺乳困难、哭闹易惊、易激惹、出冷汗、注意力涣散、恶梦连连、遗尿等,发生在夜间可表现为尿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往往以神经缺糖症状作为突出表现,如嗜睡、意识障碍、偏瘫、癫痫样抽搐、昏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