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糖尿病 >> 用药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胰岛素剂量,常用胰岛素
2017-11-16阅读:10260 学员编辑 收藏
一、常用胰岛素剂量和特点
二、糖友对胰岛素的常见误解
三、使用胰岛素的副作用

常用胰岛素剂量和特点

1、常用胰岛素剂量和特点

1.1、皮下注射

一般每日三次,餐前15~30分钟注射,必要时睡前加注一次小量。剂量根据病情、血糖、尿糖由小剂量(视体重等因素每次2~4单位)开始,逐步调整。I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需用总量多介于每公斤体重0.5~1单位,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Ⅱ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用总量变化较大,在无急性并发症情况下,敏感者每日仅需5~10单位,一般约20单位,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较差者需要量可明显增加。

1.2、静脉注射

主要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可静脉持续滴入每小时成人4~6单位,小儿按每小时体重0.1单位/kg,根据血糖变化调整剂量;也可首次静注10单位加肌内注射4~6单位,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病情较重者,可先静脉注射10单位,继之以静脉滴注,当血糖下降到13.9mmol/L(250mg/ml)以下时,胰岛素剂量及注射频率随之减少。

常用胰岛素剂量和特点

2、使用胰岛素的适应症

2.1、重型、消瘦、营养不良者;

2.2、轻、中型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无效者;

2.3、合并严重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变)和进行性视网膜、肾、神经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者;

2.4、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术者。也可用于纠正细胞内缺钾。

3、胰岛素的药物的相互作用

3.1、增强其作用的药物:口服抗凝血药、水杨酸盐、磺胺类药物、甲氨蝶呤等可与胰岛素竟争血浆蛋白,使血中游离胰岛素升高;口服降血糖药与胰岛素有协同作用;同用蛋白同化激素能减低葡萄糖甜量,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3.2、拮抗其作用的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等均能升高血糖,合用时能对抗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及烟酸衍生物,据称亦可减低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反应。

糖友对胰岛素的常见误解

1、糖友总是需要胰岛素。实际上,1型糖尿病患者(占5%—10%)的确需要胰岛素,而2型糖友(占90%—95%)可能不需要。

2、胰岛素很难注射。如今,患者使用的是笔式胰岛素注射器,携带方便,无需冷藏,通常每天注射一次即可。

3、注射胰岛素会非常疼痛。大多数患者表示,扎指尖测血糖比注射胰岛素更疼。其实,如今胰岛素注射已接近无痛。常用胰岛素剂量和特点

4、注射胰岛素意味着控制糖尿病的各种努力全失败。正确饮食和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始终很重要,但服用药物则因人而异。大量2型糖尿病患者最终都需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但不能将这看作“失败”。

5、胰岛素一旦用了就不能断。在刚确诊或处于孕期时,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只是暂时需要胰岛素。有些患者自然减肥或手术减肥后,就不再需要注射胰岛素;但其他患者则一直需要注射胰岛素。

使用胰岛素的副作用

1、低血糖,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常用胰岛素剂量和特点

2、脂肪垫,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的形成。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本地胰岛素的吸收。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预防措施是很简单的--只需要有一个普通的患者朋友来代替注射部位就可以了。

3、胰岛素抗体,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究其根源,可能与胰岛素制剂中的某些杂质成分有关,解决办法是换用高纯度的人胰岛素制剂。

4、体重增加,不少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使用胰岛素一段时间后,随着血糖得到控制,同时发现自己的体重常有所增加。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