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阿卡波糖
阿卡波糖(商品名:拜糖平)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肠道α-糖苷酶的活性,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高血糖,此外,它还可以缓解餐后高胰岛素血症及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不增加体重,而且对肝肾几乎没有影响;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心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2、二甲双胍
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并减少肠道糖的吸收。此药可使血糖减低,同时胰岛素亦下降,且不增加体重,对血脂异常也有一定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空腹血糖异常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二甲双胍应作为首选。该药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在选择治疗对象时还应注意避免发生乳酸性酸中毒的可能性。
1.3、噻唑烷二酮类
以前曾试用过曲格列酮,曲格列酮可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使血糖下降,血胰岛素下降,甘油三酯下降,不增加体重。虽已看到曲格列酮预防糖尿病高危人群进展至2型糖尿病的效果,但由于其肝脏毒性,所有的临床试验曾被迫中止,后改用对肝脏毒性小的罗格列酮,预防效果相似。
正常健康人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所谓“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或餐后血糖介于正常人和糖尿患者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异常(IGT),糖尿病前期患者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此类患者如果放任自流,不进行干预,早晚会进展为糖尿病。
国内外研究显示,在糖尿病前期,尽管患者的血糖水平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其中不少患者已经出现大血管(主要指心血管)病变,提示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可能在糖尿病诊断之前就已经出现。因此,对糖尿病的干预也应提前--从糖尿病前期开始,以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的研究表明,空腹血糖高,会损害全身的微血管,引起视网膜、肾脏、下肢、神经等部位的病变,并且只要把空腹血糖降到7毫摩尔/升以下,就能有效预防。
药物干预“糖尿病前期”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二是,能够显着降低“糖尿病前期”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三是,大大减少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这一点恰恰是最最重要的。
生活方式是糖尿病前期的病人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规律的有氧运动。所谓规律的意思是一周不低于五天的时间,每次每天不短于30分钟以上的运动。而且主张有氧运动,有一些病人能做相对剧烈的运动,比如爬山,但是过两天又停止,这种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首先是有规律的、有效的有氧运动,此外,还可以通过营养师、糖尿病专科护士去了解一个合理的饮食,制定一个搭配合理的科学饮食方案。在这个前提下有一部分病人,尤其是肥胖的病人可以逐步减肥,一些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敏感的病人,可以逐渐对胰岛素敏感,血糖有可能恢复正常。
1、少吃甜的:管住主食,限制甜食。尤其是巧克力、冰淇淋、奶油蛋糕、点心等,还有各种含糖饮料,甚至盐汽水里面都含糖,不知不觉就喝了好多糖水,给胰岛造成巨大压力。
2、少吃油腻的:肥胖者容易得糖尿病,就是因为体内油脂太多,出现胰岛素抵抗。要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就要从限制脂质食物起步。食物越香,含油越多。杜绝各种油炸食品、鸡皮鸭皮、猪肝、黄油、大鱼大肉的吃货习惯。
3、减少静坐时间:已有研究证实,长期静坐的生活方式与糖尿病发病有关。日常千万不要懒,要动起来,可以坐三刻钟起来活动一下四肢,饭后出去走几圈;最好做做有氧运动,每天让身体爽快地出次汗,就可以消耗不少使血糖升高的多余脂肪和能量。
4、为精神减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这也是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因为重压之下,不是“必有勇夫”,而是必有“升糖激素”分泌,长期精神紧张,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的势头压过了降糖的胰岛素,高血糖就会出现。所以,要学会放松和自我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