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医学健康 >> 医检分析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性病,性疾病
2018-03-21阅读:11051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性传播疾病是怎么得的
二、性传播疾病症状
三、性传播疾病如何防治

性传播疾病是怎么得的

1、性传播疾病是怎么得的

1.1、性途径传播

包括接吻、触摸在内的性行为均可传播STD,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诸如奈瑟氏淋病双球菌、艾滋病 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阴道滴虫等多种病原体可存在于阴道分泌液和精液中,性伙伴一方患病就能通过性行为传染给对方,而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的病原体 虽不存在于精液中,但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传染对方。妇女比男性更容易感染性病。包皮过长者较易感染性病。

1.2、非性接触传播

性病患者的分泌物中有大量病原体,间接接触被病原携带者或病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污染的衣服、用具、物品、被褥、便器等,也可能被感染。

1.3、血源传播

艾滋病、梅毒、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通过输血传播。输注含有上述病原体的血液,其传染机率一般可高达95%以上,而且潜伏期短,发病快,症状严重,合并症多。丙型肝炎可否通过性接触传播目前尚无定论。性传播疾病是怎么得的

2、性传播疾病有哪些

2.1、一级性病

艾滋病。

2.2、二级性病

梅毒、淋病、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性病性衣原体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病、细菌性阴道炎、性病性阴道炎、性病性盆腔炎。

2.3、三级性病

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阴部念珠菌病、传染性软疣、阴部单纯疱疹、加特纳菌阴道炎、性病性肝周炎、瑞特氏综合症、B群佐球菌病、疥疮、阴虱病、人巨细胞病毒病。

3、如何预防性病

不搞婚前性行为。现代社会虽然说是一个开放社会,但是我们依然提倡的是洁身自爱,不整婚前性行为。男士要注意,女士更应该要注意。

避免某些性行为方式,口交、肛交等不良的性行为方式可以增加性病的危险。以肛交为例,因直肠上皮通常比阴道上皮娇嫩,肛交比经阴道性交更易损伤黏膜,引起感染。有些传染病是通过口-粪途径传染的,故避免口-肛门或指-肛门性行为,可以减少这类疾病的感染机会。

性传播疾病症状

经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简称为性病。在自己发现受到感染时,应通知配偶一同去看医生治疗。即使症状轻微,也可能损害生殖机能。 凡性病患者,在治愈之前应避免性行为。常见的性传染病有:疱疹、淋病、梅毒、艾滋病(aids)、阴道滴虫病等。

男性病人先是阴茎发痒,然后生出水泡。女性病人先是在生殖器附近生出水泡,24时后泡破,留下红痛的疮口。腹股沟淋巴结肿。全身不适,有微热。性传播疾病是怎么得的

男性病人小便时痛,尿道口有脓状分泌物。女性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亦可能有少许分泌物,小便时觉得痛,日久不治可能引起卵巢发炎,下腹部痛。

感染后2-4周内发热,疲倦,皮疹,关节痛。全身淋巴结肿大,1-3个月后除淋巴结病外,其他症状消失。受到一些继发性感染的侵袭,病人在饱受并发症的痛苦之后,死亡率是100%。

女性阴道有黄绿色分泌物,阴道附近痒痛,性交时痛。男性受感染后无任何症状,但能传染给女性。

性传播疾病如何防治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这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性病宣传教育的工作要深人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15-5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不论男女都应当了解一些关于性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其传染途径、特点,充分认识到性病对人类身心健康的伤害。

2、避免高危险的性行为

要充分认识到随意性行为的危险性,改掉不健康的性行为方式,减少感染性病的危险。性传播疾病是怎么得的

3、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对曾经接触过传染性疾病的人,要注意随时观察是否有病状发生,可以的话,最好去看一下性病专科医生,进行相关的检查,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给治愈增加更多的机会。

4、减少感染机会

不仅性病患者要积极治疗疾病,其性伴侣也要定期检查看是否有性病感染。性病的反复感染跟其性伴感染性病有很大关系,所以在一定的时期内要避免发生性接触,以免性病的反复发作感染。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