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手足口病能喝中药吗
儿童手足口病能喝中药进行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作为由多种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多以发热,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口腔黏膜伴发疱疹或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古籍并没有本病的专门记载,但可结合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特点及症状表现,将该病归属于“温毒”“时疫”“湿温”“风温”“斑疹”“疫疹”“疫毒”等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肺、脾、心三脏,且考虑现今小儿多饮食不节,致使心脾素有湿热内蕴,外邪加之内因,使得湿热疫毒不解而发病。
2、普通型儿童手足口病中药方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红晕,伴咽痛、流涎,倦怠,纳差,大便多秘结,舌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邪。
参考处方:金银花、野菊花、黄连、生石膏(先下)、知母、紫草、白茅根、青蒿、藿香、生甘草,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或灌肠、直肠点滴。
加减:高热、抖动、易惊加羚羊角粉冲服;便秘加生大黄;咽喉痛加元参、板蓝根;咳嗽加杏仁、炙杷叶。
中成药: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颗粒、清开灵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金莲泡腾片,也可选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3、重型儿童手足口病中药方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不退,汗少,疹出不畅,嗜睡易惊,呕吐,肌肉瞤动,或见肢体痿软、无力,甚则昏睡等,舌红,苔厚腻,脉细数,指纹紫暗。
治法:清热祛风。
参考处方:生石膏、生大黄、栀子、滑石(包煎)、寒水石、桂枝、生龙骨、生牡蛎、赤石脂、广地龙、全蝎、羚羊角粉(冲服),药物用量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病情等酌定。
用法:水煎分3~4次口服,或可灌肠、直肠滴注。
中成药:紫雪丹或新雪丹等,也可选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等。
1、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为一种无环的嘌呤核苷酸类似物,其抗病毒作用为药物进入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腺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性阿昔洛韦三磷酸酯,抑制病毒复制。治疗剂量为20mg/k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静滴,1次/d;或者口服阿昔洛韦5~10mg/(kg·d),3次/d。
2、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又名丙氧鸟苷,是继阿昔洛韦之后新开发的广谱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剂量为5~10mg/kg,加入10%葡萄糖液100mL静滴,1次/d,疗程3~5d。用药期间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退热药。
3、干扰素
干扰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制剂,对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疗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剂量为100万IU肌肉注射,1次/d。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在细胞内阻断病毒mRNA的翻译,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合成来阻止病毒复制,同时也能通过增强自然杀伤淋巴细胞毒素的活性而加强宿主免疫力。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