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吸烟
我国的吸烟人群非常的多,吸烟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是不必我们在多说,除了是导致肺癌的中药因素之外,也是目前唯一被公认的胰腺肿瘤的发病高危因素。
1.2、不健康的饮食
饮食与胰腺肿瘤的出现也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通过相关的调查发现,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肿瘤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肿瘤发病率。
1.3、遗传因素
遗传的因素在胰腺肿瘤的发病率也占据有很大关系,家族中有1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患胰腺肿瘤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
1.4、胰腺的慢性病变
一些胰腺疾病的慢性病变,这也是会导致胰腺肿瘤疾病出现的,临床上如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具有癌变倾向,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
2.1、不同类型症状不同
由于胰腺囊肿发病部位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胰腺囊肿在症状方面有所差异。胰腺肉瘤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深入,可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腰背酸痛,部分上腹部可触及包块、质地较硬。胰腺囊腺瘤早期腹痛腹痛,胰腺囊腺癌上、中腹部隐痛或腰背痛,和上腹部包块。
2.2、相同方面症状表现
虽然不同胰腺症状有所差异,但是不同的胰腺囊肿在症状方面也具有相似性。比如胰腺肉瘤、胰腺囊腺瘤通常不同程度的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另外,发热,黄疸,焦虑、抑郁、失眠、性格改变等神经症状表现在胰腺囊肿方面也较为普遍和常见。
3.1、CT
这种方法是目前检查胰腺最为准确的方法之一。主要用于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平扫可大致显示病灶的大小、部位,但不能准确定性诊断,也不利于显示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3.2、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超声的局限性是视野小,容易受胃、肠道内气体以及体型的影响。
3.3、ET-CT检查
是近年来肿瘤诊疗领域中应用渐广的一种手段,可以较为准确的评估且多数情况下属自费检查项目,是限制其应用的一大瓶颈。这些都是早期胰腺癌的检查诊断方法。
1、经常抽烟、喝酒
经常抽烟、喝酒会伤害身体。抽烟产生致癌物,会导致胰腺细胞发生癌变,形成胰腺癌。喝酒过多,也会导致胰腺发生病变,出现炎症,引起癌变。
2、中老年人
年龄越大,胰腺癌发生的概率越高。同时,男性患上胰腺癌的概率要高于女性。随着胰腺癌病症的恶化,到了50岁,胰腺可能由先前的100g,减小到了40g。
3、急、慢性胰腺炎患者
相对来说,急性胰腺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反复出现了急性胰腺炎,那可能会发展成为慢性胰腺炎,最终形成了胰腺癌。
4、胆结石患者
由于胰腺管口和胆囊管口有一个共同用的开口,当胆结石把这个管口堵住时,会使得胰液不能通过胰腺管道达到肠道,胆囊中的消化酶也会消化胰腺组织,造成胰腺炎的出现,增加了癌变的风险。
戒酒:尽管目前对饮酒是否会引起胰腺癌尚无定论,但是减少饮酒,尤其少饮和不饮高酒精含量饮料可避免发生胰腺炎,也可能会避免或减少发生胰腺癌的可能性。
戒烟:尤其要教育青少年不吸烟。每天吸烟量和烟龄长短与胰腺癌发生成正相关,从少年时期即开始吸烟者更易患胰腺癌。
提倡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饮食,大量增加饮食中糖类的比重所致的高热卡饮食与胰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而长期进高纤维素饮食则与胰腺癌的发生成负相关。
减少环境致病因素:良好的环境因素对预防胰腺癌具有重要作用。应减少或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应采取良好的防护措施。
减少或防止相关性疾病发生:为减少胰腺癌的发生,应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提高妇女卫生保健工作,避免多次流产、卵巢切除和子宫内膜增生等疾病。及时纠正各种内分泌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