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长寿做好准备
由于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人类越来越长寿,预计到2050年,美国百岁老人总数将从2010年的53364人增加到60万以上、这意味着,退休后的时间会更长、如果65岁退休,那么退休生活将会达到20~30年、因此应该为长寿做好准备、2、保证夫妻生活节奏同步。
如果夫妻生活节奏同步,退休之后就能够一起购物、买菜、烧饭、运动、旅游等、退休之后,老夫老妻几乎24小时形影不离,各自在家中的角色可能较退休前有所变化,比如,不经常干家务的一方,也会学着做些家务活等、另外,夫妻退休之后仍要有足够的私人时间,保持各自的爱好、3、想好退休之后要干点啥。
退休之后,该做些啥呢?好消息是,退休之后,想做啥就做啥、但是如果没有任何计划,即使有大把的时间,也不知道做哪些事情更有意义、退休之后,除了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之外,还应该安排一定的时间和活动多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另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活动,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进行健康投资
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要越来越多的关注自身健康、所以,提前进行一下健康投资大有必要,比如报名参加老年健身班、订阅健康类报纸杂志、购买一些必备的健身器材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衰老的负面影响。
5、不要啥事总是自己扛
由于衰老的缘故,老人的独立性会逐渐降低,一些事情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凡是都力争自己做,不利老人健康、退休前,应该考虑好老年时的生活起居等保障问题,比如,子女关系和养老院的生活等。
6、对一切要有耐心
衰老的确是一种挑战,需要老人有足够的耐心、遇到事情,老年人最好不要动辄发脾气或大吼大叫、一丁点儿小事弄得心里不舒服,会直接影响到退休后的快乐感,也容易造成人际间关系的紧张、平心静气,一笑了之,结果会更好。
7、坚信老了也有用
年老的时候无法完成20多岁时候能做的很多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了就一无是处,不中用了、”老年人仍然有能力做很多事情,发挥余热、比如,身体许可的情况下定期旅游、为公司做业余顾问、教晚辈一些传统风俗习惯等。
1、社区设置服务点解决看病难
社区可以成立一些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解决空巢老人看病难的问题。在社区临近建立空巢老人联络人,联络人一般可以是空巢长者的邻居、近亲等。一旦空巢老人出现身体不舒服的情况,由联络人负责陪伴老人去看病,观察老人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老人有异常就会联系社区居委会。
2、邻里互助解决生活难
空巢老人生活孤单,有些事情需要自己解决,比如买菜、煮饭、清洁等各种生活琐事。有些老人行动上有所不便,有些事情无法自己完成。这时可以由一些临近的住户提供一些精力,帮助空巢老人解决生活上的不便之处。
3、社区举行活动弥补空巢老人心理空虚
针对空巢老人提供各种趣味活动,以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比如开展一些老年人围棋班、老年人电脑班、老年人舞蹈班等兴趣课堂,吸引老人参加。让老人在参加课堂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交流来缓解心里的空虚,排解精神上的寂寞。在课堂上教授老人知识时,要注意老人的记忆力不好,对待这种情况是要耐心细心的反复教导,以免伤害老人的自尊心。
4、子女多加关爱,尽量不让老人空巢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女们应该多花点时间,关心自家老人的生理和心理情况,尽量不要让老人“被空巢”。每个人都会有年老不济的时候,对老人还是要多多付出一些关爱。
1、求得社会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只有获得社会支持,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2、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读书能使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与空虚中解脱出来。读书越多,知识越丰富,生活也就越充实。
3、忘我地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就会忘却空虚带来的痛苦与烦恼,并从工作中看到自身的社会价值,使人生充满希望。
4、调整需求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一是胸无大志。二是目标不切实际,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活目标,从而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5、目标转移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比如从学习或工作以外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绘画、书法、打球等),使心情平静下来。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