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是指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五味是指五种味道~酸苦甘辛咸。
中医有个公式,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理论。主要以五脏为中心,分别是木属肝,味道酸,其色青;火属心,味道苦,其色红;土属脾,味甘甜,其色黄;金属肺,味辛辣,其色白;肾属水,味道咸,其色黑。
只要明白了这个公式,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运用。这个五行公式中,分别有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其中前两项用的较多。
首先讲五种味道,中医有“以喜为补”的说法,就是你喜欢吃什么就是缺什么。你非常喜欢吃的东西,如果不喜欢吃了,说明你达到自然的平衡,由此看出人体是一个全自动系统。说到这里我们要正确面对各种补养身体的产品,不要单纯的说怎么好怎么不好,如果你用了不舒服,就是身体不需要,千万不要强补,不然的话会误入歧途。这里有个小故事,山东省著名中医李克绍教授,他的家是临沂的,他曾经接诊了一位患者滴水不进,一闻到中药的味道就吐,许多医生束手无策。他到了病人家中,看到病人面如土色,于是让家人在摊煎饼用的烧草木灰的泥炉中取出一块灶心土,中药也叫伏龙肝,放在砂锅中煎熬,当煎煮的热气充满房间的时候,这位病人眼睛睁开了,问什么味道这么香?刚把药液放到他的跟前时,他咕咚咕咚就把药液喝下去了。于是再辨证论治开方用药,病人转危为安达到彻底的康复。李克绍教授这本书的名字叫《胃肠病漫话》,写的特别好,他提到《黄帝内经》中讲“香入脾”,只有脾虚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生命垂危的时候才会见到这样的现象,正常人不会闻到灶心土是一种香的味道。联想到现在部分病人,一想到喝中药的时候就想呕吐,是否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呢?脾胃就像一座桥梁,先把脾胃功能调整好,再调整别的脏腑,这是治病求本的方法,因为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从感冒到癌症的治疗,都遵循这样的思路,一定会提高治疗效果。
酸入肝,酸性的食物入肝脏。当血脂高、血糖高的时候,适当的吃酸性的食物对改善这些疾病有帮助,如醋、山楂、西红柿、柠檬等。
苦入心,苦味的食品如苦瓜、苦菊、苦菜、苦丁茶等,可以调理心火引起的口疮、口臭、大便干燥等症状。
甘入脾,甜的食品如饴糖、桂圆肉、大枣等,能够入脾补脾胃之气。
辛入肺,辣的食品如生姜、大葱、大蒜、胡椒、芥末等,能够入肺驱散风寒。
咸入肾,咸的食品如食盐、牡蛎、海带等,能够入肾软坚散结。
在这里讲一个小故事,我同事的妻子吃了很多咸菜,引起了咳嗽,几个月的服药治疗没有效果,夜间不能正常睡眠,非常痛苦。我听了之后后没有把脉看舌苔,根据自己的经验,咸味入肾,肾主水,过食咸菜造成肾水泛滥,可以用水来土挡的方法。脾属土,我开了补脾益气的四君子汤,加上利水的四苓汤,服药当晚即能睡觉,三剂病好过半,又服三剂治愈,至今过去几年没有犯病。都说中医抽象难学,实际上非常形象,主要是我们是否真的爱好中医,真正好的中医是从厨师做起,中医治病的第一本书《伊尹汤液经》,就是伊尹这位厨师写的。
我们知道药物不好喝,我们可以先从食物入手。我们平时也这样讲,药补不如食补。当我们学习了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应用。一方面可以预防疾病的产生,另一方面对配合治疗疾病大有帮助。如果没有这些知识,每天胡吃乱吃,就应验了病从口入这句话。我们中医师每天在遵循这些理论开方用药,要求患者在饮食上一定目标一致。举例说明如脾胃虚弱的人,我们开了甜味的中药,患者在饮食上配合吃一些甜性的食品,则对病情的康复非常有益。如果吃酸性的食品就不好,因为中医五行理论上讲木克土。木属肝,脾属土,肝木克脾土。这些理论比较抽象,但是深入的学习会感觉非常形象。如果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的学习,一定会从中受益良多。再举一个我天津的病例,患者男性62岁,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这样的病人血象都非常低,不是单纯的补血就能解决的疾病。这位患者就是舌苔黄白厚腻,说明身体里面湿热太多。我开的方子就是祛湿清热,一个月后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曾两次到天津给他看病,每次在他家里看到的都是冬虫夏草炖牛脊髓骨,我讲这些东西太热千万不要吃,可是病人就是不听,他讲这些东西可以提升血象。我们在祛湿清热治病,他在用热性的食物加重病情,虽然有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病情及时反复还是去世了,作为非常好的朋友,我感到非常无奈无助,在此推广中医药的知识,实在是对大家的帮助。就是说中医在泄的时候,病人自己千万不要乱补。反过来如果中医在补的时候,病人自己千万不要乱泄。
再说一下五种颜色,青色主肝,红色主心,黄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肾。当发现一个人脸色发青的时候,一定是肝脏出了问题。如果转氨酶高可以用酸性的五味子、山查等。如果出现肝硬化可用咸味的可用鳖甲、牡蛎等;当脸色发红发紫的时候,大多是心火旺盛、瘀血内停,可用苦味的黄芩、黄连及丹参;当看到一个人面黄肌瘦的时候,大多数脾胃有问题,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甜味的药物;当看到面色发白的时候,大多是肺部有问题,可用辛味药物麻黄、杏仁及色白入肺的山药、百合等;当看到一个人面色发黑的时候,大多数肾出了问题,可用咸味的元参、牡蛎及色黑的黑豆、桑椹子等药物。
介绍几个小药方:
当血液粘稠的时候,面部及上肢容易出现黄褐斑,可用党参、丹参、山查各10克,用养生壶水煎服。其中党参味甘入脾,以增强血液运行的动力;丹参色红入心,可以活血祛瘀、养心安神,促进睡眠;山查味酸入肝,既能消食导滞,又能活血化瘀。40岁以上的人就应该常服此方,除了养颜美容护肤,又能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苦瓜10克苦丁茶5克天花粉10克,每天用养生壶水煎服。
今天我们学习了五味、五色的知识,中医的理论来自临床实践,经过几千年的验证,非常科学,大多采用物理的方法观察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西医大多是实验医学,大多以化学的方法对人体进行研究,准确的说应该是科技。今天我要提出的问题,目前人们对西医比较了解,病人找我们看病的时候,能讲几十分钟的西医西药知识,但是对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中医药反而不明白。因此出现用西医西药太多,许多病人出现过度治疗,当西医告知不能治疗的时候才想到中医。我们中医团队的每位医生,用中药治好了很多患者。中药的优点大家应该非常清楚,与西药相比费用低、副作用少,关键是长远效果好。其中山东高青造纸厂的许立让先生,1995年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来我院用中药调理五年,今年已经93岁高龄仍生活自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李人圭,女,植物学教授。2008年78岁的时候因慢淋急变,医院告知生存期不过半年,我们用中药调理两年后血象恢复正常,至今已经91岁高龄。江苏省高级语文老师张庆教授,2006年7月来诊,68岁经过中药调理三年彻底的康复,今年已经83岁。这样的病人在全国各地很多。从现在这些情况来看,需要尽快的普及中医药知识。非常高兴的看到,我们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中医药教材进入小学课堂,使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中医教育,使我们每个人学习中医、享受中医,进而推广中医,那么我们中国人的体质一定会强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