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以横纹肌弥漫性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结缔组织病。多侵犯四肢近端及颈部肌群,表现为肌无力、肌痛等,伴有特征性皮疹。本病常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伴发肿瘤的频率亦较高。娄多峰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皮肌炎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根据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属中医学痹病中的“肌痹”“肉痹”“肌肤痹”等范畴,若肌肉萎缩无力则属“痿病”范畴,如累及内脏,则属“脾痹”“肺痹”等脏腑痹的范畴,为疑难风湿病之一。肌痹、肉痹之名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脾痹者,四肢懈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内经》描述其症状为“肌肤尽痛”“在于肉则不仁”等。汉·华佗《中藏经》描述:“肉痹之状,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是也;其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往来涩者是也。”并提出了“饮食致痹”的理论。明·吴崑《医方考》提出“肉痿即肉痹耳”的观点。
娄多峰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多为外邪侵袭,痹阻皮肤腠理、肌肉;或脾胃亏虚,气血生化乏源,不能荣养四肢肌肉。本病是一个虚实夹杂性的病理机制。
先天禀赋不足,或脾气亏虚,卫外不固,湿邪侵袭,或湿挟风寒热等邪杂至,侵犯肌肤、皮肉,脉络气血不通,发为本病;或外感毒热之邪或他邪化热生毒,充斥肌肤,而致本病。如《素问·长刺节论篇》曰:“肌痹,伤于寒湿。”《中藏经》曰:“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脾,则名肉痹。”
饮食不节,生冷不忌,饥饱无度,损伤脾胃,或过食膏粱厚味,脾胃呆滞,运化失司,营卫气血生化乏源,不能充养四肢肌肉,荣卫弱则腠理疏松,外邪侵入则易发本病。如《素问·痿论篇》曰:“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大经空虚,发为肌痹,传为脉痿……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中藏经》曰:“脾者肉之本。脾气已失,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肉不滑泽,则腠理疏,则风寒暑湿之邪易为入。故久不治则为肉痹也。”
感邪日久,气血郁壅,或肝郁气滞,瘀血痹阻;或嗜食肥甘,痰浊内生;或气虚血行涩滞,而致瘀血,痰瘀阻络,肌肉失养,发为本病。如元·朱丹溪《脉因证治》曰:“其肉痹者,饮食不节,肥美之为。”强调肥腻厚味生痰致痹;清·沈金鳌认为:“盖脾主肉,邪有余则湿郁而不运,故为肉痹。”则强调湿郁痰浊而致本病。
综上所述,本病的病因病机可概括为“虚、邪、瘀”。病位在肌肉,可涉及皮肤,与脾(胃)、肺、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外因为外感六淫和毒热之邪,内因为脾胃虚弱。主要病机是邪痹肌腠,不通则痛;气血不足,肌腠失养。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以脾胃亏虚为主;邪以湿为主,兼有风、寒、热、毒等;瘀为痰瘀、气郁。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辨证论治皮肌炎:在辨证方面须掌握湿热痰瘀不同特征,以便了解何者为主,何者为次,即首辨虚邪瘀,再辨具体的何种虚、何种邪、是痰或瘀或气滞,这样才能相应地在用药上有所侧重。本病多虚实兼见,在早期以实证为主,中晚期则虚实兼见,或以虚证为主。
四肢肌肤重困憋胀,疼痛,肢体抬举无力,潮湿或阴雨天加重,脘腹闷胀,纳呆,舌胖苔滑或腻,脉弦滑或濡。
病机:湿阻肌肤,脉络瘀滞。
治法:理气除湿,活血通络。
方药:理气除湿汤。茯苓30 g,苍术15 g,柴胡6 g,木瓜、萆薢各15 g,地龙、丹参、青皮、香附、陈皮各12 g。寒盛者,加桂枝、淫羊藿各3~15 g;气虚者,加黄芪、薏苡仁各12~30 g,苍术易白术;寒湿痹阻者,合薏苡仁汤加减;湿热阻络者,合当归拈痛汤加减。
四肢肌肉疼痛、无力,眼睑皮肤红斑,色多红紫,发热或恶寒,口苦咽干,便干溲赤;舌质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病机:毒热入络,郁壅脉络。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水牛角(先煎)、板蓝根、土茯苓各30 g,赤芍、白芍各20 g,牡丹皮、生地黄、葛根、丝瓜络各25 g。若热甚者,加黄柏10 g,连翘12 g;表虚者,加生黄芪15 g。
四肢肌肉酸痛、无力、麻木,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头昏眼花,倦怠气短,或皮肤感觉异常;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病机:气血亏虚,肌肉失荣。
治法: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方药:八珍汤合三痹汤加减。党参、黄芪、当归各20 g,白芍15 g,熟地黄20 g,甘草9 g,续断20 g,怀牛膝15 g,丹参20 g,川芎12 g,独活20 g,细辛3 g。若肢体偏瘫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肢体发凉甚者,加制附片(先煎)9 g,桂枝12 g,葫芦巴12 g,巴戟天20 g;瘀血重者,加三棱9 g,莪术9 g,水蛭12 g,地龙15 g;脾胃虚弱者,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四肢肌肉刺痛、顽麻,肌肤瘀斑,头晕头重,胸闷脘痞,泛吐痰涎,情志不遂病情加重,或见痰核硬结;舌胖淡,或有瘀斑,脉弦或滑或涩。
病机:痰瘀气滞,不通不荣。
治法:活血理气,化痰通络。
方药:双合汤加减。当归20 g、川芎12 g、桃仁9 g、白芍12 g、生地黄20 g、陈皮12 g、姜半夏9 g、红花9 g、白茯苓15 g、炒白芥子9 g、香附12 g、丹参20 g、甘草6 g。若怕冷明显者,加制附子9 g。
以上方药,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可连服2剂。
患者,女,38岁,1992年3月27日初诊,以“全身肌肉酸困疼痛10年”为主诉。患者10年前感受风寒,即日出现肢体肌肉酸困乏力,低热。病情呈波浪式加重,久治欠效。近2年全身冷痛,酸困无力,皮肤见暗红色斑块,经某省级医院诊为皮肌炎。现在症:全身肌肉酸困憋胀冷痛,体倦乏力,眼睑紫暗,面部皮肤对阳光过敏,下肢时肿,肌肤欠温,自汗,纳呆,口苦。白带清稀,月经有块。舌质淡胖,苔薄白,脉弦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5.6×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红细胞沉降率3 mm/h,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肌电图显示肌源性疾病。诊断:肌痹(皮肌炎),证属湿阻肌肤。治以健脾除湿,活血通络。处方予理气除湿汤加减:白术15 g、茯苓30 g、薏苡仁30 g、萆薢30 g、当归30 g、木瓜30 g、青风藤30 g、鸡血藤30 g、透骨草30 g、香附20 g、甘草6 g。10剂,水煎服。
1992年5月23日二诊,患者服上药10剂,自述药后小便增多,身困减轻,面部对阳光不甚敏感。余症同前。上方加柴胡、青皮各9 g,继服20剂。
1992年7月1日三诊,患者服上方20剂,肢体酸困冷痛、乏力消失,月经、白带如常,皮色恢复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患者无特殊不适。间断服上方6剂。注意精神、饮食等调摄,半年后复查。 1993年3月18日复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按语:本案西医诊断为皮肌炎;中医诊断为肌痹,属邪实候湿阻肌肤证。本案初为湿热郁闭肌肤,日久损伤阳气,瘀血留滞,且脾虚湿滞肌肤。故用茯苓、白术、薏苡仁、木瓜、萆薢健脾祛湿,既祛湿邪又健脾补气;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当归、鸡血藤、透骨草活血化瘀通络。总之,本方祛湿邪(邪)为主,兼顾健脾扶正(虚),同时活血化瘀通络(瘀),虚邪瘀三者兼顾,共奏健脾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故而收效。
皮肌炎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及色素沉着等,肌肉疼痛、无力、压痛甚至萎缩;还可伴有发热、关节痛、雷诺征和内脏损害,如消化系统症状、肝脾肿大、肺纤推化、心肌炎等。本病与自身免疫有关,中年患者易并发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见血清肌酶水平增高。
中医学认为皮肌炎属于痹病中的“肌痹”“肉痹”等范畴。如《诸病源候论》云:“风湿之气,客在肌肤,初始为痹。”“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故其肌肤尽痛。”本病多为素体虚弱,六淫之邪自皮毛乘虚而入,客于肌肤经络之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而成痹阻,病因病机不外“虚邪瘀”。很多医家对其也多有论治,但由于病因病机复杂,证候多样,辨证较为困难,治疗颇为棘手。
娄多峰教授运用“虚邪瘀”理论辨证论治皮肌炎,临床要首先辨明邪实、正虚、痰瘀。邪实可分湿邪、热邪;正虚可分脾胃虚、肝肾虚;痰瘀可分为瘀血、痰浊。治疗本病,邪实者以祛邪为主,或利湿通络,或清热燥湿解毒;正虚者以益气养血为主,重点在调理脾肾;痰瘀者以化瘀祛痰理气通络为主。娄多峰教授“虚邪瘀”理论辨证治疗皮肌炎的经验,简明实用,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继承和挖掘。
摘自:李满意,刘红艳,娄玉钤.娄多峰教授治疗皮肌炎经验总结.风湿病与关节炎,2022,1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