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鲜药,指在采收药用部位后,未经干燥和其他加工处理即使用的“原生药材”,包括新鲜植物或鲜活动物体。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的背景下,鲜药广泛的来源和简便的应用方法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受到规模化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保鲜等诸多条件的限制,鲜药没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鲜药保持了天然药物气味俱存、药汁醇厚的特性,使用时可采取捣汁内服、外敷等方法,在治疗急危重症、温病、热证、表证以及外科疾病等方面具有干药所不及的优势。那么鲜药的应用和功效特点与干药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鲜药的临床应用
据统计,《中华本草》中收载的可鲜用中药多达4284种,除去无药性记载的193种,其余4091种中药性寒凉者占53.29%,性平者占26.93%,而药性温热者仅占19.78%;味以苦、甘、辛为主,酸、咸较少;多归肝、肺、胃、脾经。鲜药应用以温热病为主,在温病学家所著医案中多有鲜药应用,如叶桂、王士雄、丁甘仁等医家常以鲜芦根、鲜生地黄、鲜荷叶、鲜石斛等鲜药用于温病的治疗。
鲜药用于实热证
用于实热证的鲜药药性以寒或平为主,味或苦、或甘、或酸、或辛,多具清热之功,或兼具解毒、凉血、利湿、利水、生津之效,以治疗疮痈肿毒、血热所致吐血、热毒血痢、湿热黄疸、淋证等。如《本草纲目》所载鲜药中,马鞭草苦、微寒,用治疟痰寒热,乳痈肿痛,发背痈毒;白茅根甘、平,用治吐血不止;地肤苗苦、寒,用治赤白痢;蜀羊泉苦、微寒,用治黄疸;马齿苋酸、寒,用治小儿血痢,赤白带下,热淋。
鲜药用于虚热证
用于虚热证的鲜药药性以寒为主,味多苦,多具清虚热、除骨蒸之功,或兼凉血、截疟,以治疗骨蒸劳热、疟疾寒热、血热出血等。如《本草纲目》所载鲜药中,青蒿苦、寒,用治虚劳盗汗、烦热口干,疟疾寒热,鼻中衄血,金疮出血;地骨皮苦、寒,用治小便出血;地黄甘苦、寒,用治骨蒸劳热,虚劳困乏,吐血、
鲜药用于外感表证
用于外感表证的鲜药药性以寒或平或温为主,味多甘、辛,多具解表透热之功,或兼止呕、止咳,以治疗外感表邪而致呕逆、咳嗽等。如《本草纲目》所载鲜药中,葛根甘、辛,平,用治温病发热,时气头痛壮热,妊娠热病,干呕不息,心热吐血不止,衄血不止,热毒下血;生姜辛、微温,用治久患咳噫,霍乱转筋,胸胁满痛;浮萍辛、寒,用治风热丹毒,消渴饮水,肿毒初起。
鲜药用于气阴虚证
用于气阴虚证的鲜药药性以平或寒为主,味多甘或苦或酸,多具益气健脾、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之功,兼能清热,以治疗肺阴虚所致肺痈、肺痿以及胃热阴虚诸证。如《本草纲目》所载鲜药中,山药甘、平,用治脾气虚所致食少、便溏;百合甘、平,用治肺病吐血;天门冬甘苦、寒,用治肺痿咳嗽吐涎沫;橘叶苦、平,用治肺痈;桑椹甘酸、寒,用治胃热津伤口渴、消渴。
鲜药的其他应用
鲜药还可用于目赤肿痛、风湿痹痛、咳喘气逆、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癥瘕积聚等病症,此类鲜药味苦或甘或辛或酸,具清肝明目、祛风除湿、通络、祛痰、止咳、平喘、活血、调经、祛瘀、敛疮、散结、消肿、止痛等功效。温性鲜药多具辛或苦味,可温中、祛风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疼痛等。咸味鲜药多为动物类或海生植物类中药,药性多寒或平,多具软坚散结之功,用于瘿瘤、瘰疬、痰核等。如鲜白花蛇舌草、鲜千里光、鲜两面针、鲜益母草、鲜石菖蒲、鲜地龙等鲜药分别在目赤肿痛、风湿痹痛、肺热咳喘、月经不调、关节痹痛、瘿瘤、瘰疬等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鲜药的功效特点
鲜药柔者力倍,刚者亦润
中药之刚柔包含其气味及体质方面。气味柔者纯而缓,气味刚者躁而急,因而柔者可和,刚者可劫。《用药大要论》曰:“凡体质柔软,有汁有油者,皆润;体质干脆,无汁无油者,皆燥。”鲜药柔者,包藏汁液,较干品偏润偏凉,用于热性病其效力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谓白茅根“鲜者嚼之多液,故能入胃滋阴以生津止渴”,“必用鲜者其效方著”,鲜白茅根“远胜干者”;再如《本草蒙筌》所言:“采未老枝茎,汁尚包藏。实收已熟味纯,叶采新生力倍。入药诚妙,治病方灵”。中药刚者多燥,其干品体质干脆,无汁无油,效用躁急,急则迅发无余;而其鲜者,汁液留存,体质柔软可曲。鲜药刚者虽为阳药,但汁液属阴,可缓其燥性,使其刚者亦润,如《医述·方药备考》所载的霜桑叶凉燥而鲜桑叶凉润。
鲜药气浓力全
《本草便读》曰:“凡用药有宜陈久者,有宜新鲜者,陈者取其烈性渐减,火性渐脱,新者取其气味之全。”鲜药以气味为用,司岁而采,五运有余,未经炮制,能够保全原药材的气味,所主无遗,气浓力全。尤其是芳香之药多具挥发油,在炮制过程中挥发油会散失或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如芳香类鲜药石菖蒲、紫苏的挥发性成分在干品中含量明显降低,使其辛香走窜之性减弱,从而使其药理作用减弱甚至发生改变。直接以鲜药应用则可有效保持其挥发性成分,使药效更加突出。因此,鲜药尤其是辛香气鲜药,其鲜品较干品更为味厚力峻。
鲜药清润通利
鲜药清润通利,“清”即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养阴、清热生津;“润”即润肺、润胃,滋养肺胃之阴;“通”即通二便;“利”即利水、利湿。鲜药应季现采为用,质润气浓,用于温热病清润通利,药势趋下。鲜药之“清”,可使热毒去而痈肿自消、血凉而出血止、热散津生而烦渴止;鲜药之“润”,可顾护肺胃之阴,使肺胃之气得养而复其功;鲜药之“通”,可给邪以通路,使热邪自二便出而通便去热;鲜药之“利”,可使水湿热邪从小便出而疗淋证、黄疸。鲜药多归肺、胃经,既能清除肺胃之热,又能滋阴增液而润肺胃,从而防止温邪传变,符合《温热逢源》提出的“治伏温病,当步步顾其阴液”之治则。
鲜药效捷
鲜药用于热病伤阴时,捣取药汁为用,不仅制备简单,药汁亦能直接补充人体津液,快速发挥养阴增液之功。如叶桂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常用甜梨汁、青蔗浆、鲜芦根汁、麦冬汁、藕汁之类,以鲜汁轻清甘润之性用于温热病肺胃阴伤之证,起到养阴润燥、补津增液之功。尤其是在温病后期肺胃阴伤之轻证中,胃气受损,胃之消化功能减弱,若以大量养阴增液干品药物煎汤补液,可能会滋腻碍胃,起不到养阴作用而徒伤脾胃;此时若以鲜药药汁为用,既可避免碍脾胃转输的弊端,又可达到养阴润燥之效。
鲜药用于内科危急病症时,多以气味芳香之鲜药捣取药汁为用,以用其气浓力全之功,使病情快速缓解。如《肘后备急方》记载:以生苏汁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用荷根捣汁,“酒和,绞饮其汁”以治“卒不得语”;用韭捣绞汁,治“卒上气,鸣息便欲绝”。
鲜药用于外科疮痈时,既可捣后敷贴,又可捣后服汁加敷贴,局部给药的方式可使鲜药成分直接作用于病灶,易于鲜药与病灶之间物质的渗透,较之干品应用更加效捷。如《证治准绳·疡医》云:“疮肿初生,似有头而未起,即当贴温热药,引出其热毒,火就燥之义也。若疮肿初生,即高起四畔赤,宜捣生寒药贴,折伏其热势,驱逐其邪恶,扑火之义也。大抵敷贴之法,欲消散肿毒,疏通血脉,寒热错综,皆期于不成脓也”,强调了对于热性实证疮肿宜贴药治疗,以生寒鲜药敷贴可杀热邪攻势,迅速缓解病情。
鲜药用于解毒亦可有速效,如《肘后备急方》所载治犬所咬毒“以捣薤汁敷,并饮汁”;以地榆根或小蒜捣汁饮,并以滓敷疮用治蛇毒;用蜗牛擦取汁滴入咬处,以治蜈蚣咬伤;治蝎所螫之毒“以鬼针草汁敷之,或以楮树白汁涂之”。
鲜药冻干清热之功益增
用于温热病的鲜药,多为寒凉之性,多具清热之功,以清气分、血分之热及外科疮疡热毒等。四气之中,寒凉属阴,寒凉性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多具抑制作用,而寒凉之性亦可通过炮制进行转化。中药炮制过程组分的变化会导致药性的变化,而药性和组分的变化会导致功效的变化,鲜药亦是如此。有研究表明,在对鲜药进行冷冻干燥的过程中,超低温、低压的变化会使鲜药组织和成分发生一定的变化,且鲜药冻干后部分成分含量会有所提高;同时鲜药在冻干时,水分得以去除,原有形态结构、色泽及绝大部分化学成分却得以保留。因此,以低温、低压的方式炮制寒凉性鲜药,势必使其更偏寒凉而清热之功益增。
鲜药露剂轻灵之效倍显
露剂是鲜药应用的传统特色剂型之一,鲜药所制露剂较干品汤剂效用更为轻灵。《随息居饮食谱》载:“诸露凡谷、菜、果、蓏、草、木、花、叶诸品,具有水性之物,皆取新鲜及时者,以法入甑,蒸馏得水,名之为露”,且认为“用得其宜,远胜诸药”“诸药既干且久,或失本性”。药露多由质轻之品而制,同气相求,其芳香轻灵之性大增,质轻,轻清上达,能畅达气机,尤宜于虚不受补者,可起补而不滞之功。如《本草纲目拾遗》所载:“金银露:乃忍冬藤花蒸取,鲜花蒸者香,干花者少逊,气芬郁而味甘,能开胃宽中、解毒消火,暑月以之代茶,饲小儿无疮毒,尤能散暑。薄荷露:鲜薄荷蒸取,气烈而味辛,能凉膈发汗。玫瑰露:玫瑰花蒸取,气香而味淡,能和血,平肝养胃,宽胸散郁。茉莉露:茉莉花蒸取,气香味淡,其气上能透顶,下至小腹,解胸中一切陈腐之气。米露:以新鲜白米,勿用陈久者,蒸取,色白气清,如莲花者,大补脾胃亏损,生肺金如神。”
✦✦
鲜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鲜药在古代应用较多,其用法简便,捣敷或捣汁等法简单处理之后即可直接应用。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现代临床鲜药的应用较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鲜药有68种,随后显著减少,至2020年版仅收载7种。鲜药临床应用的萎缩,一方面与鲜药应用理论的匮乏有关。鲜药柔润气浓、清润通利,临床应用具有其自身特色,但基于中医药理论的鲜药理论总结少、发展慢、与临床不对应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鲜药在临床应用中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制约了鲜药的临床应用。另一方面,同鲜药与干品的对比研究较少,且缺乏对鲜药深入、系统的规范化质量标准研究有关。
基于此现状,今后有必要加强相关研究,建立符合鲜药特色的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以为鲜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法规依据。此外,鉴于鲜药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优势,有必要在当前大力发展中医药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鲜药的应用研究,总结鲜药应用规律,发展鲜药应用理论,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解决鲜药应用中规模化生产、运输、保鲜、贮藏等关键问题,以拓展鲜药在临床中的实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