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免疫性疾病,其症状主要体现在一个“干”字上,或口干,或眼干,或皮肤干燥……本病可由多种原因导致,气血亏虚是其中之一,若是气血亏虚而致本病,贵在培土健脾、补益气血,临床可以这样治疗——
俞某,女性,42岁。首诊时间:2013年9月27日。
主诉:口干、眼干3年余。
首诊:3年前患者出现口干、眼干、牙齿坏龋,面部黄褐斑,日晒后发红,爪甲不荣,偶有视物模糊,偶有腰痛、膝关节痛,肢体麻木在他院住院治疗,化验:白细胞低,ANA(+),ds-DNA(+),SSA(+),SSB(+),无发热,偶有胸闷心慌、小腹隐痛,无雷诺现象,无肌痛、肌无力,无明显口腔溃疡,诊断为干燥综合征。西医治疗半月余,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有贫血、血小板减少症10余年,胃下垂病史5年余,桥本氏甲状腺炎2年余。今为求全面调治,经他人介绍来笔者门诊治疗。
中医四诊:患者形体适中,面色萎黄,平日重度焦虑,口干,饮水不解,眼干,食欲不振,脘腹重坠作胀,食入气陷更甚,睡眠不佳,少气乏力,肢体倦怠,声低懒言,自汗,偶有心悸,时有汗出,活动后加重,唇周伴有青紫瘀斑,时有便意,肛门坠重,小便频,但小便浑浊如米泔,唇甲淡白,舌质淡,舌体略胖,苔白,脉细涩无力。
中医诊断:燥证(气血两虚证兼中气下陷证)。
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
治法:养血活血,补中益气。
处方:桃仁15克,红花15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柴胡2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升麻15克,陈皮15克,桔梗15克,夜交藤20克,甘草10克。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0mL。
二诊:服药后面色有所改善,口干,眼干等诸证均缓解,但乏力感明显,舌质淡,舌体略胖,苔白,脉细涩。原方加黄芪益气健脾。方药如下:
处方:桃仁15克,红花15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柴胡2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升麻15克,陈皮15克,桔梗15克,夜交藤20克,甘草10克,黄芪20克。
1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0mL。
三诊:服药后面色有所改善,诸证明显均缓解,舌质淡,苔白,脉细涩。效不更方,原方服用。
处方:桃仁15克,红花15克,熟地2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柴胡2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升麻15克,陈皮15克,桔梗15克,夜交藤20克,甘草10克,黄芪20克。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0mL。
四诊:服药后面色有所改善,诸证明显好转,舌质淡,苔白,脉细涩。原方减桃仁、红花,加五味子益胃养阴。方药如下:
处方:熟地20克,当归20克,黄芪20克,夜交藤20克,白芍20克,川芎15克,柴胡20克,党参20克,白术20克,升麻15克,陈皮15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五味子5克。
10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150mL。
患者肝血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所有临床变现皆是由肝血虚直接或间接导致,以血府逐瘀汤养血活血,以补中益气汤补胆益气、升阳举陷,患者治疗40天,口咽干燥及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此例正在随访中。
唐容川在《脏腑病机论》中指出:“脾称湿土,土湿则滋生万物,脾润则长养百脏。”故笔者认为本病重在培土健脾,此法能调节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使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即扶正又驱邪。现代医学认为很多培土健脾的中药,诸如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山药等都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的作用。同时,在运用西药时,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大多会影响患者的脾胃功能,此时配合培土健脾的中药,将会增强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