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有个朋友问我咳嗽不断、眼睛干涩该怎么办?止咳药、眼药水用了之后效果也不明显。
我便突然想起了之前每天上下班路上见到的桑叶,可以作为主药进行加减配伍解决症状。
于是跟他说可以用桑杏汤加减来治疗咳嗽,煎煮桑叶用热气来熏敷眼睛,他很奇怪路边的树叶就能治病?
我说其实我们司空见惯的桑叶是一味中药,而且还有很多功效,接下来就从桑叶植物形态、性味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桑叶解
桑叶,来源于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人们常见的桑叶有多个品种,包括江浙的湖桑、四川的嘉定桑、山东的鲁桑、广东的广东桑、新疆的白桑等。
桑叶入药一般用桑霜叶,即霜后采收的叶子除去杂质、晒干,桑叶得秋金下降而益肺上之源,轻清宣降。
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其功效主要以肝、肺二脏展开论述。
疏散风热
桑叶在《神农本草经》载:“除寒热、出汗”。桑叶入太阳,甘苦可除寒热。
太阳是一身之表,是保护身体最外面的一层屏障,与外来之邪斗争的时候就会出现恶寒发热。
我们平时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了,但大多数时候分不清是风寒还是风热,很多人拿起感冒药就吃,有时候反而加重病情。
所谓风寒主要是寒,会伤机体的阳气,那我们就会感到发冷。反之风热主要是热,因为机体本身有自己的防御系统,当外界热邪侵袭时体表的阳卫之气会奋起反抗,发热就会明显,而且热邪会伤津液,常常感到口干口渴。
而桑叶可疏散风热,如同一把小扇子把体表的热扇出去,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
如温病学家吴鞠通所创桑菊饮便用桑叶配菊花轻清宣透,疏散风热之邪,平时如果得风热感冒,可以将桑叶、菊花、薄荷等泡茶作为代茶饮来服用。
▋桑菊饮
桑菊饮出自《温病条辨》,由桑叶15g,菊花6g,杏仁12g,连翘10g,薄荷5g,桔梗12g,甘草5g,苇根12g组成(剂量仅供参考),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的功效。
主治风热初起,咳嗽,身热,口干舌燥,苔薄白,脉浮数。常用于风热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
清肺润燥
肺喜湿恶燥,燥最易伤肺。燥邪会损伤人体津液表现出一系列“干”的症状,五脏中肺主皮毛最先受燥邪,燥邪易火化,就如同干燥的木头容易着火一样,会出现燥热伤肺。
桑叶归肺经,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取象比类,吴鞠通认为桑叶可“走肺络而宣肺气”。根据燥邪伤肺的轻重桑叶有不同的配伍服用方法。
若感邪时间短,燥热轻会出现口渴,鼻咽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等症状。
此时可用桑杏汤清宣温燥,润肺止咳,其桑叶为君药可清热宣肺,增液润燥以止咳,再配以沙参、梨皮等滋阴清热、疏风清热之品。
当冬季比较干燥的时候,家里可以备点桑叶配伍梨皮泡茶喝,提前预防肺燥出现咳嗽等症状。
▋桑杏汤
桑杏汤也出自《温病条辨》,由桑叶3g,杏仁4.5g,沙参6g,象贝3g,香豉3g,栀皮3g,梨皮3g(剂量仅供参考)组成,有轻宣温燥,凉润止咳的功效。
用于治疗外感温燥证导致的头痛、身微热、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等症状。
现代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后干咳等疾病。
清肝明目
桑叶归肺、肝经,苦寒入肝可清热,甘润益阴以明目。《得配本草》谓其:“清西方之燥,泻东方之实”,即可清肺金之燥,泻肝木之实。
可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目赤昏花、涩痛多泪等症,配伍菊花、决明子等泡茶服用;
也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等,可配伍枸杞泡茶,或配伍黑芝麻打成细粉服用。
桑叶在明目方面不止局限于内服法,还可用中药煎剂的热气敷眼,屏幕前的朋友们工作久了可以煎煮桑叶用热气来敷敷眼睛,达到物理热敷及药物直达眼部的治疗作用,可以湿润眼睑、结膜,解决眼部干燥不适,缓解一天的疲劳。
现代可用于治疗干眼症、干燥综合征、口唇皲裂、手足皲裂症等病症。所谓“内可以清肺,外可以明目”。
桑叶不止可以治疗单纯的肝、肺疾病,还可以治疗脏腑间的病症。五行中肝属木,肺属金。
由于肝火过旺,耗灼伤阴,出现干咳,胸胁疼痛,心烦口苦等,均属肝木化火而加剧肺金病证,吴鞠通认为桑叶“善平肝风”,能清肝以防木火刑金,此时也可利用桑叶、菊花善于清肝的特点用桑菊饮加减治疗。
桑叶虽然可以治疗很多疾病,但部分人群是不适合的。因其性寒,对于虚寒、实寒证者服用会加重寒证,所以体质较寒人群不宜使用。
因其可止血,经期妇女不宜服用。桑叶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孕妇禁用。即使健康人群,也要控制好用量,长期大量服用也会伤及脾胃,引起不适,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空腹喝,会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