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是人体中常见的病理产物,早在《伤寒杂病论》中就对其有了详备的记载。它的形成关乎肺、脾、肾三脏器,可由于肺气宣降失调、脾虚水液运化不利、肾阳气化功能衰惫等原因引起,在治疗方面仲景提出“当以温药和之”的法则,下面请大家学习几类对证的经方。
痰饮病涉及肺、脾、肾三脏,若脾阳能运、肺气能宣、肾气能化,痰饮则祛。饮由水聚,其性属阴,正所谓阴易伤阳、遏阳,亦遇寒则凝、得温则行。“温药”可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故痰饮多以温药和之。小半夏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苓桂术甘汤、泽泻汤、十枣汤、甘遂半夏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厚朴大黄汤、己椒苈黄丸等方剂均具有“温药”,其中,苓桂术甘汤健脾消饮、温而不燥、温中兼消,故为“温药”代表方。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症见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中茯苓配桂枝以助温阳利水消肿之效,白术配甘草以增培土制水之功。四药合用,振奋脾阳,通畅水道,从而使饮从小便出,达到利水的目的。
茯苓:从古至今所有的方剂中用的较多的就是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在本方中担任君药。茯苓的祛湿功效比较缓慢,不像薏苡仁那么猛烈,茯苓趋向沉降,既善渗泄水湿,又能健脾,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下焦以二便的方式排出去。
桂枝:桂枝能助阳化湿,作为本方的臣药,是本方的灵魂所在、温药的核心。桂枝就好比天上的太阳,能够气化中焦脾胃的水湿。
白术:白术是健脾燥湿利水的“高手”,本方佐以白术,合茯苓增强健脾祛湿之功,既可杜绝痰饮的生成,亦可祛除已成之痰饮。白术药性趋于升发,合桂枝以温补阳气,助阳化湿之功更为显著。
炙甘草:甘草的主要功效是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的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
方中四味药的配伍非常精妙,有阴有阳,有升有降,有浮有沉,有补有泄,四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温阳化饮之功,使中阳得健,湿饮得化,进而诸症得愈。临证时,若患者咳逆较甚,可在原方基础上加入半夏、陈皮以降逆止呕;神疲乏力者甚,则可加入党参、黄芪健脾益气。
本方应用范围颇广,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其他如风心病、肺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齐、胃下垂等疾病,其治疗需温阳化饮者,亦可应用此方。
青龙汤类方属于表里双解类方剂,主要包括大青龙汤、小青龙汤及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载“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溢饮者,即水饮流于四肢肌肤,从而影响肺气的宣发,卫气郁闭,当汗出却又无汗可出,而致身体疼痛沉重。
溢饮其病位偏表,在表即当发汗以祛邪。但为何溢饮为两方主治病证呢?
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7味药组成,此方重用麻黄六两,配伍桂枝、杏仁、生姜,以发汗解表、宣肺散饮;石膏味辛甘,可辛散解肌透达于表,性大寒,可清泄里热,故为清热泻火要药;炙甘草及大枣和中实脾。
然溢饮只宜微汗出,汗多则易伤阳,致饮邪复来,不利饮除。若属大青龙汤证者,必携有发热恶寒、烦躁、脉浮紧,此类病证即溢饮兼有郁热。
小青龙汤由麻黄、芍药、五味子、干姜、甘草、细辛、桂枝、半夏组成,方中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宣肺散饮;干姜合细辛、半夏温化寒饮、降逆止咳;芍药、五味子同属酸敛之药,可防气散太过、气不敛阴;炙甘草配芍药则可避免温燥太过而致伤津。
小青龙汤为表里双解剂,主治外寒内饮证,症见恶寒发热、咳喘等表证及头面四肢浮肿的寒饮内停证。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均治风寒束表证,然大青龙汤证兼有郁热,小青龙汤证兼有寒饮内停,此属于中医之同病异治。
《金匮要略》载“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肾气丸由桂枝、附子、泽泻、干地黄、山药、茯苓、牡丹皮、山茱萸组成,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牡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诸药合用,共成温补肾气之效。
肾气丸虽重用干地黄,但方中少量的桂枝、附子,亦有“少火生气”之效,正是此方的精髓,符合“温药和之”的基本治疗原则。肾气足,则饮自小便去,气化水行,饮有出路,则短气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