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是一种常见病症,症状多种多样,如胸闷、咳嗽、头晕、大便稀溏和四肢浮肿等。本文将解读医圣张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念及经典治痰饮三方,揭示中医如何理解并处理痰饮,阐述温药在调理痰饮中的关键作用。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仲景在此首创“痰饮”病名,并提出了痰饮病辨证论治总则,奠定了痰饮病的理论基础,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
痰饮病是指一定量的水液停聚在人体某一局部的疾病。人体水液正常输布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脏器的功能协调;肺气的宣化可以通调水道;脾气的运化可使津液上行,濡养心肺,水湿下行,渗入膀胱;肾气的温化,既可助脾运化水湿,又可加强膀胱气化功能。
……
归纳以上分析,“温药和之”就是使用温运、温化(包括行消开导)一类药物,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而达到扶正祛邪、助阳化饮的目的。
按照饮停部位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温性方药。
如饮停上焦胸胁,可用桂枝、细辛等;饮停中焦肠胃,可用生姜、干姜、半夏、白术;饮停下焦,可用附子、肉桂、细辛。
若饮邪停聚的部位偏上趋表,则宜根据“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以温药温阳发汗,可予大小青龙汤;若饮邪偏下趋里,则又当根据“其下者,引而竭之”的原则,以温药温阳化气利小便,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痰饮为患,以病位在肺尤为多见,症见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沫多质稀色白,往往终年不愈,遇寒即发,发则寒热、喘满、脉多弦紧、苔多白腻等。
内有寒饮停肺,外有风寒束表,非用温药则不能内散寒饮,外解寒邪,故方中以桂枝之温以通阳,干姜、细辛之辛温以散寒化饮,麻黄之辛温以解表平喘,五味子之酸温以敛肺止咳,半夏之辛温以化痰,甘草之甘平以和中。此方可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
因脾虚不运化水湿,水停心下,出现胸胀胁满、头目眩晕、心悸、大便溏、脉弦滑等症。
在治疗上非温药不能补脾以振奋中阳,非和药不能利湿,故方中以白术之甘温健脾燥湿,炙甘草甘平补益脾胃,配桂枝辛温能辛甘化阳、通阳化气,茯苓之淡以利水,共奏健脾利湿、温化痰饮之效,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精神。
因肾阳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气内停出现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下利,肢体浮肿;或伤寒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晕,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方中附子辛热以温肾阳;生姜宣散佐附子助阳;白术甘温健脾燥湿;茯苓淡渗,并佐白术健脾;芍药之酸甘以敛阴,并可制附子辛热刚燥之性。此亦符合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