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约6毫米,直径约5毫米。一端粗圆,另一端较细,且有一疙瘩状物(种阜),通常已脱落,留下一个小白点,并呈斜切面状。表面灰棕色,有网状皱纹,一侧具凹沟样种俏。种皮薄而硬脆,破开,子仁椭圆形,黄白色,有光泽,有两片子叶。油性很大,手压之即可流出透明的油脂,味辛有毒。
功效与作用:利尿和峻泻,功效不比大戟、甘遂差,但毒性也较大,故前人的经验说:“续随子下水最速,然有毒损人,不可过服”,中毒时可出现剧烈呕吐、腹泻、头晕、躁狂、体温增高、出汗等症状。
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和晚期血吸虫病,属水肿实证、体质尚好、大小便不通畅者,可取白色子仁,捣成泥状,装入胶囊,每次服6g,清晨空腹服,服后三小时内可见唾液分泌增加、头晕、恶心、腹泻,三小时后恢复。病情轻者单服一次便见效。
用量:每次1.5~4.5g,多入丸散用。霜用则0.3~4.5g便可。
本药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体虚者也不要服。
千金子的医学附方
1、治水气:联步一两,去壳研,以纸裹,用物压出油,重研末,分作七服。每治一人,只可一服,丈夫生饼子酒下,妇人荆芥汤下。凡五更服之,至晚自止,后以厚朴汤补之,频吃益善。仍不用吃盐、醋一百日。(《斗门方》)
2、治阳水肿胀:续随子(炒,去油)二两,大黄一两。为末,酒、水丸绿豆大。每服以白汤送下五十丸,以去陈莝。(《摘元方》)
3、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于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旋合亦得。(《圣济总录》续随子丸)
4、治积聚症块及涎积等:续随子三十枚(去皮),腻粉二钱,青黛(炒)一钱匕(研)。上三味,先研续随子令烂;次下二味,合研匀细,以烧糯米软饭为丸,如鸡头大。每服先烧大枣一枚,剥去皮核,烂嚼,取药一丸,椎破并枣同用,冷腊茶清下。服盾便卧并不搜搅,至中夜后,取下积聚恶物为效。(《圣济总录》续随子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