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是指因饮食不慎,误咽异物,如鱼刺、骨片或脱落的假牙等,异物可暂时停留或嵌顿于食管。常表现为食管异物感、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严重者可造成食管瘘、纵隔脓肿、穿破大血管甚至危及生命,一经确诊需立即处理。
通常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异物的特性、部位及食管壁的损伤程度有关。
1、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与异物所造成的食管梗阻程度有关。完全梗阻者吞咽困难明显,流质难以下咽,多在吞咽后立即出现恶心、呕吐;对于异物较小者,仍能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2、异物梗阻感
若异物在上段食管时症状较明显;若异物在中下段食管时,可无明显梗阻感或只有胸骨后异物阻塞感及隐痛。
3、疼痛
疼痛常表示食管异物对食管壁的损伤程度,较重的疼痛是异物损伤食管肌层的信号,应加以重视。通常光滑的异物为钝痛,边缘锐利和尖端异物为剧烈锐痛。异物嵌顿导致食管穿孔的患者常述胸痛,有皮下气肿、气胸、局部脓肿等典型穿孔体征。
4、反流症状
患者常有反酸、烧心等症状。
5、呼吸道症状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等。多发生于婴幼儿,特别是在食管入口及食管上段的异物。异物较大或尖锐带刺者,可压迫喉或损伤黏膜引起炎症。
食管异物应尽早取出,希望通过吞咽饭团或其他食物将异物压下是很危险的,可以促使嵌顿或食管外伤和穿孔。嵌顿于咽喉部的异物如不及时取出,可以窒息致死。应立即用汤匙或牙刷柄压住患者舌头的前半部分,在亮光下仔细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喉壁等,尽可能发现异物,再用镊子或筷子夹出。如喊着咽部反射强烈、恶心剧烈而难以配合时,则让患者作哈气动作,以减轻不适。
如果上述方法无效,或吞咽后胸骨后疼痛,说明异物在食管内,对这样的患者,一定要让他安静,尽量减少恶心、呕吐,以免引起尖锐的异物误刺入心脏,另外应当禁食,并迅速送往有条件的医院,用食管镜将异物取出,千万不要在家自行处理或任其发展。对于进入胃内的异物,小的,圆的科随粪便排出,对于大的异物不应服泻药,以免造成肠梗阻或穿孔,而应手术治疗。
1、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宜过于匆忙。牙齿脱落较多或用假牙托的老年,尤应注意。损坏的假牙要及时修复,以免进食时松动、脱落,误吞成为异物。
2、教育小儿改正口含小玩物的不良习惯,以防不慎咽下。
3、全麻或昏迷病人,应将活动的假牙取出。
4、误吞异物后,切忌自行吞服饭团、馒头、菲菜等食物,以免加重损伤,增加手术困难。
5、误吞异物应及时就诊,尽早明确诊断、取除异物,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平时要养好良好的饮食习惯,即吃东西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时间再急,也不能麻痹大意,防备发生卡食管事故。
不管大人或小孩,嘴里衔东西的时候,不要讲话,更不能高声谈笑。家长、幼儿园以及小学的老师们,当你们发现小孩将东西放在嘴里玩时,应该温声细语地哄孩子把东西吐出来,如孩子不愿意,也要有耐心,千万不能强迫或呵斥、打骂,因为这样做非常危险,孩子弄不好因紧张或哭闹恰恰将东西吞下去而卡住食管。
要教育孩子,嘴里含有东西时,不要乱跑乱跳,免得拌跌倒时把嘴里的东西咽下去,造成食管异物。没有长牙或者没有长臼齿的小孩,千万不能喂坚硬的或者需要咀嚼的食物。
牙齿已十分松动或安了假牙的老年人,在饮食、讲话、睡觉时都要当心,防止牙齿脱落卡住食管。
对于神志不清或者昏迷的病人,不要在他们嘴里乱放东西。
有食管狭窄的病人,挺好吃流质饮食。如果吃普通饮食,要吃那些容易嚼烂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