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的腮腺和皮肤腺能分泌毒素。进食煮熟的蟾蜍(特别是头和皮),服用过量的蟾蜍制剂,或伤口遭其毒液污染均可引起中毒。蟾蜍毒的主要成分:蟾蜍二稀醇化合物(包括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作用类似洋地黄,可兴奋迷走神经,直接影响心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尚有刺激胃肠道、抗惊厥和局麻的作用;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有缩血管和升压作用;吲哚烷基类化合物,可引起幻觉,对周围神经有类似菸碱样作用。
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内含有一种白色浆液,这种白色浆液称为蟾酥,蟾酥进入人体就可引起中毒。某些人误将蟾蜍当青蛙,也有一些不法商贩将蟾蜍肉当青蛙肉出售,使人们食用后引起中毒反应。
中毒症状一般在吃后1~4小时之内发生,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嗜睡及心慌气短等;严重者可引起心律紊乱、四肢麻木、抽搐或昏迷,甚至死亡。
排除毒物按中毒的一般原则处理,对症处理,出现类似洋地黄中毒症状,可口服或静脉滴注稀释的氯化钾;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补充液体,止惊。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者作相应处理。如眼沾污蟾毒,可用紫草汁滴眼或冲洗。
1、中毒后要采用催吐法尽早排出毒物,用筷子、勺柄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并饮用大量清水或淡盐水反复洗胃。但不可用油类泻药导泻,有条件可以用硫酸镁导泻。
2、注射阿托品0.5-10毫克,如不见好转可2-3小时重复注射。
3、给中毒者饮浓茶或白糖水,并加服大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C,以补充水液不足并加速排毒。
4、甘草或红豆、绿豆熬汤内服,也可以起到排毒作用。
5、如果蟾酥误入眼中,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可用紫草汁、黄连汁或生理盐水点眼冲洗。
6、发现蟾蜍中毒者,除采取上述急救措施外,如果症状严重,要尽可能快地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卧床休息,专人管理,观察病情。排毒可催吐,早期病人呕吐对排毒有利,不必止液;也可大量饮茶水。中毒甚者速送医院急救。
注意休息。
现在蟾蜍并不多见,大多是野生蟾蜍,而野生蟾蜍与其他蛙类一样,体内有多种寄生虫,如孟氏裂头绦虫等存在。如为了滋补而食用蟾蜍肉,即便不发生食物中毒,也容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而危及健康,市民切勿食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