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着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流行性感冒。
胸部。
有传染性。
儿童、老年人、孕妇和特定慢性疾患者。
内科。
流感的患者通常伴有鼻塞、流鼻涕、鼻子痛,打喷嚏等症状,有得还会出现流泪的状况。流感会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有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会发生咳嗽,咳嗽出血等症状。
对于一些体质较弱的老人或者孩子来说,通常会出现食欲降低,肚子痛、拉肚子、呕吐等症状,甚至有些人还会出现抽搐。
2.1、单纯型流感
本型最为常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而呼吸道的症状相对轻微,或不明显。开始先有恶寒,继而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一般发热2~3日后,体温下降,鼻塞、流涕、喷嚏、咽痛等呼吸道症状较显着,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中毒症状较轻者,病程仅1~2日即可痊愈。此型患者症状消失后,精神很差,体力恢复较慢。
2.2、肺炎型流感
主要常见于小儿、老人或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者。起病时与单纯型流感相似,但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高热不退、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紫绀等症状。病程可延长3~4周。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X线检查:双肺呈散在絮状阴影。磺胺、抗菌素对本病无效。少数病人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小儿病死率较高。
2.3、中毒型流感
肺部病变不明显,但具有神经系统及全身血管系统损害,临床伴有明显脑炎或脑膜炎症状,如高热不退,神志昏迷。成人可出现谵妄,小儿可出现抽搐,并出现脑膜刺激征,如颈项强直、布氏征阳性等。少数病人由于血管神经系统紊乱或肾上腺出血而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等。此型病死率较高。
2.4、胃肠型流感
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着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1、病因
首先,流行性感染很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所造成的,在临床上病毒被分成甲乙丙三种类型,若是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太低也很容易就会造成病毒感染的情况。同时,如果患者常常吃一些油炸食物和辛辣食物以及刺激性特别强的食物,反而不吃水果蔬菜,或者是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太少,也会令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无法起到抗病毒的能力,令患者患上流行性感冒。
其次,要是患者在冬季的时候,经常性去公共场所或者是人群特别密集的地方就会令流感疫情不断发生。因为流行性感冒这种疾病的传染性非常强,很容易就会造成交叉感染的状况。虽然说在新生儿里,患有流感虽然是一种很少见的情况,但是一旦引起这种疾病就会令患者的死亡率变高。因此,患者必须要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些情况,这样才能够避免造成流感。
2、发病机制
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在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复制,再侵入其它柱状上皮细胞引起变性、坏死与脱落。病毒一般不进入血液,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全身中毒症状与白细胞减少。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能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3、传播途径
流感最主要的传播是通过空气传播,例如飞沫等。如果是在流感高发的时候出入人口密集的场所应该做好保护措施,带好口罩,8~10层厚的纱布口罩才可阻断病毒。口罩切不可正反面混戴,取下后要反折包紧,最好用开水煮沸或者浸泡消毒晒干后再用。
其次传染途径就是跟流感患者接触,比如握手,接触过流感患者所用过的东西等。要避免传染应该勤洗手,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洗手遵循五步法,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
1、检查
1.1、外周血检测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重症病例也可以升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1.2、血液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1.3、病原学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病毒的抗原和核酸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1.4、影像学检查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纹理增多的支气管感染征象,重症患者可出现肺部浸润性病变或胸腔积液,甚至融合成片。
2、诊断鉴别
2.1、呼吸道感染:起病较缓慢,症状较轻,无明显中毒症状。血清学和免疫荧光等检验可明确诊断。
2.2、流行性脑脊膜脑炎(流脑):流脑早期症状往往类似流感,但流脑有明显的季节性,儿童多见。早期有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状、瘀点、口唇疱疹等均可与流感相鉴别。脑脊液检查可明确诊断。
2.3、军团病:本病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表现为重型肺炎,白细胞总数增高,并有肝、肾合并症,但轻型病例类似流感。红霉素、利福平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对本病有效,确诊有助于病原学检查。
2.4、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原发性病毒性肺炎的x线表现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较轻,冷凝集试验和mg链球菌凝集试验可呈阳性。
1、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在流感中罕见。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功能衰竭,CK升高。
2、神经系统损伤
包括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3、心脏损害
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见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升高、心电图异常,而肌钙蛋白异常少见,多可恢复。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4、Reye综合征(瑞氏综合征)
偶见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者。主要表现为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发病机制不清楚。
5、其它病毒性肺炎
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难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区别,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1.1、药物预防。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是预防流感的常见药物,但是这一两种药物对于甲型流感才有效,乙型流感则无效,所以如果想要通过药物预防流感,最好在使用药物之前先了解清楚当季所流行的流感是哪一种类型,然后再按照流行株的型别来判断如何使用药物。对于部分身体比较差的人群,可以使用中药预防。
1.2、疫苗预防。预防流感的疫苗可以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这两种方法可以减低流感的发病率50%到70%左右。但是使用疫苗来预防流感有一定的弊端,所以注射疫苗之前应该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
1.3、注意个人卫生,远离传染源。流感本身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所以接触传染源是导致流感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在生活中远离传染源,如果接触了患者的唾液、鼻涕等应该要及时的进行清理。
2.1、自身的调理:患上流感的话,就要躺倒床上面去休息,多喝水,最好吃液体比较多的饭食,比如粥。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吃过东西之后要拿温开水或温盐水来漱口,这样能让嘴巴保持干净,要是全身上下有很显眼的症状的话就要给予抗感染治疗。
2.2、流感治疗原则:如果是流感早期的话,就使用抗病毒疗法。要坚持预防隔离与药物治疗并重、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的原则。发现患上流感以后就要快点吃抗流感病毒方面的药,不过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不要随便使用抗菌药物,要积极配合治疗,还要提前采取行动来预防并且治好并发症。使用药物的时候要对症下药,不要瞎用。发病的三十六到四十八小时里面要快点进行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2.3、合理使用相关药物:在治疗流感的时候,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这样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迹象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抗生素,不然有可能会导致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产生。要是有继发细菌感染的话,就要马上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