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hepatic ascites)。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形成了腹水症。
腹腔
消化内科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肝静脉阻塞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腹水最常见的病因是肝硬化,特别是酒精性肝硬化。其他肝原性病因包括慢性肝炎,尚无肝硬化的重型酒精性肝炎和肝静脉阻塞(Budd-Chiari综合征) 门静脉血栓形成时除非同时存在肝功 肝脏 能损害,否则也不会发生腹水,腹水的非肝源性病因有全身性疾病(如心衰、肾病综合症、严重低白蛋白血症及缩窄性心包炎)引起的全身体液潴留和腹腔内疾病(如癌变和结核性腹膜炎) 甲状性功能减退偶尔引起明显腹水、胰腺炎则罕见引起大量腹水(胰源性腹水) 肾衰病人,特别是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偶尔发生无法解释的腹水(肾源性腹水)。
1、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又称门腔静脉,它是肝脏与其他部位血液循环的联结处。也是肝动脉和肝静脉出入的必经之路。在正常情况下其动静脉血管床的容量基本相等,输入血流和输出血流的量处于平衡状态。 肝硬化时,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致肝内血管床受压、扭曲、变形、狭窄,阻塞了血管,使肝窦淤血,血流量大大降低,输入量明显大于输出量,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同时,毛细血管静脉压力也升高,久而久之,胃肠道、肠系膜、腹膜等血液回流受阻,血管通透性升高,血液中的血浆成分外漏,形成了腹水。
2、低蛋白血症:是由于肝脏不能将胃肠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合成白蛋白的缘故。由于血清白蛋白的降低,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浆成分外渗而形成腹水。
3、内分泌失调:活动性肝硬化时,因肝脏对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大大减退,其含量升高,而使排尿减少,也可引起浮肿和腹水。
4、淋巴回流障碍:人体的淋巴循环又称第三循环,指位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以外的一个循环系统。正常人无处没有淋巴循环,特别是肝窦和肝细胞之间,有着丰富的淋巴液。由于病变,肝脏不但使门腔静脉压力升高,也使淋巴自压力升高,管腔扩张,淋巴回流障碍,使淋巴液外溢,形成腹水。
肝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可提示有肝硬化,大量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配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免疫学检查对肝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确定腹水的性质和鉴别腹水的原因,这是需要患者重视的一种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除有移动性浊音外常有原发病的体征,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腹水,查体时可见有发组周围水值爽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j心前区震颤,肝脾肿大,心律失常,j心瓣膜杂音等体征。肝脏疾病常有面色晦暗或萎黄,皮肤巩膜黄,面部颈部或可有蜘蛛瘟或有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等体征。肾脏疾病引起的腹水可有面色苍暗爽周围水肿等体征。面色潮红、发热、腹部压痛、腹壁有柔韧感,可考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有消瘦、恶病质淋巴结肿大或腹部有肿块多为恶性肿瘤,人们对于这种检查方法要有详细了解。
1、肝腹水构成后因为液体许多进入腹腔,使血液浓缩,有用循环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原则增大,血流缓慢,可致使低血压或休克,是肝脏血流量减少,加剧肝脏缺血缺氧,加剧肝小胞坏死。
2、腹腔内积液,有利于小菌生长,分外是进行腹腔穿刺或放腹水时,更易致使继发感染,可致使继发性或原发性腹膜炎。
3、腹腔许多积液,使腹压增高。
4、白蛋白和电解质许多随腹水进入腹腔,使血浆蛋白和电解质降低,致使低蛋白血症和低钠、低钾、低钙、低镁等血症,使血浆胶体和晶体浸透压降低,又推动腹水的构成,效果构成恶性循环,是肝性脑病发作的首要缘由。
5、因为血液浓缩,血液缓慢,血液凝聚性增高,可推动DIC构成。
进食富含维生素食物、选择多纤维,少辛辣,无刺激性和较软的食物。预防肝硬化腹水的方法是戒烟戒酒,肝硬化病人应避免接触传染病者,一旦发生感染,应早期、彻底治。
2.1、限制钠水的摄入
此类患者一般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每日摄入钠盐500~800mg;进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时应限制在500ml以内。
2.2、应用利尿剂
多主张联合用药,小量开始,逐渐加量,间歇给药,选择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与呋塞米联合应用,既能提高疗效,又可减少电解质紊乱,但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2.3、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脉注射白蛋白、血浆或新鲜血液,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有效血容量,可提高利尿药的疗效。
2.4、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
对难治性腹水患者,可采用放腹水同时补充白蛋白的方法,此法具有疗程短,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2.5、腹水浓缩回输
浓缩回输法适用于难治性腹水,特别是用于肝硬化腹水伴有肾功能不全者,感染性腹水及癌性腹水不能回输。
2.6、腹腔-颈静脉引流
主要是利用腹-胸腔压力差,将腹水引向上腔静脉,但可出现腹水漏、肺水肿等并发症。
2.7、外科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门静脉分流减压术、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