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香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冲阳。属手阳明大肠经。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主治鼻塞不通,口眼斜,鼻衄,鼻渊,鼻息肉,嗅觉减退,喘息不利,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痉挛,鼻息肉,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冲阳。
《针灸甲乙经》:迎香,一名冲阳,在禾髎上鼻孔旁。
迎香穴主治鼻塞不通、口、鼻衄、面痒、鼻息肉。
迎香主要用于口鼻疾患等:如面痒浮肿、面神经麻痹或痉挛、鼻炎、鼻塞、鼻衄、嗅觉减退及喘息不利、胆道蛔虫症等。
迎香主治鼻塞,鼻衄,鼻渊,鼻息肉,口眼斜,面痒浮肿;以及胆道蛔虫症等。
迎香穴是治疗鼻病的要穴,主治鼻塞,鼻衄,鼻息肉,口,面痒,面肿,头痛;胆道蛔虫病。
五官科系统疾病:鼻炎,鼻窦炎,嗅觉减退,鼻出血,鼻息肉。
妇产科系统疾病;胆道蛔虫症,便秘。
其它:面神经麻痹。
迎即迎接,香即香气,此穴善治鼻病,以恢复嗅觉,故名迎香。
《说文》:“迎,逢也。”“香,芳也,从黍从甘。”《春秋传》曰:“黍稷馨香。”凡香物统谓之香,故名迎香。《黄帝内经灵枢·脉度》“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金针梅花诗钞》迎香条:“善通鼻塞号迎香。”肺开窍于鼻,与大肠为表里。鼻塞得通,则为香为臭自可迎而知之矣。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正坐仰靠位,于鼻唇沟与鼻翼外缘中点平齐处取穴。
迎香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皮肤由上颌神经的眶下神经分布。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皮下组织内有面神经的分支和面动脉的鼻外侧动脉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而达提上唇肌,该肌由面神经的颊支支配。
在上唇方肌中,深部为梨状孔的边缘;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分支;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丛。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下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颊支、颧支和面动脉分布。
布有面神经与眶下神经的吻合支;并有面动、静脉及眶下动脉分支通过。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迎香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防治鼻部疾患(经常用食指指腹点按迎香穴,每次1~3分钟)。
【艾灸疗法】不宜灸
【刮痧疗法】用角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迎香穴3~5分钟,隔天一次,可治疗一切鼻疾。
【刺灸疗法】斜刺0.2-0.3寸,或沿皮刺0.5-1寸。
迎香穴配合谷治面痒浮肿。
迎香配上星、印堂、合谷治鼻炎。
迎香配风池、外关治外感鼻塞流涕。
迎香配水沟、合谷,治鼻塞不闻香臭。
迎香配水沟、胆囊、足三里、中脘透四白,治胆道蛔虫病。
迎香配头临泣、太冲、合谷,治目赤肿痛。
迎香配合谷、上星、印堂,治鼻塞、鼻衄。
迎香配印堂、合谷,有宣肺气,通鼻窍作用,主治急慢性鼻炎。
迎香配四白、地仓、阳白,有祛风活血通络作用,主治面神经瘫痪,面肌痉挛。
迎香配阳陵泉、丘墟,有驱蛔镇痛作用,主治胆道蛔虫症。
交换大肠经与胃经的天部之气。
迎香穴有祛风通、理气止痛、通鼻窍、散风热的作用。
肺开窍于鼻,职司嗅觉,本穴又位于鼻旁,刺之能宣利鼻窍,恢复嗅觉,迎香而入,治疗鼻病。
《针灸甲乙经》: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喎僻多涕,鼽衄有痈,迎香主之。
《太平圣惠方》:鼻息不闻香臭,偏风面痒及面浮肿。
《针灸大成》:主鼻塞不闻香臭,偏风,口,面痒浮肿,风动面痒,状如虫行,唇肿痛,喘息不利,鼻,多涕,鼽衄骨疮,鼻有息肉。
《百症赋》:面上虫行有验,迎香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