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
随时信息获取
咨询热线:
133-4395-1568
上期完美收官
面授现场 期待精彩下期
当前位置: 首页 >> 参考文库 >> 疾病类型 >> 病因 >> 列表
搜索 收藏

我的收藏

请先登陆
涨奶,涨奶原因
2017-04-15阅读:10862 学员编辑 收藏
一、涨奶是什么原因
二、涨奶如何预防
三、涨奶如何治疗

涨奶是什么原因

涨奶最常见于产后头一周。当体内荷尔蒙水平发生变化,乳房开始分泌较多奶水时,妈妈的乳房可能就会膨胀并增大。乳房象是充满了奶水,如同气球灌水后开始膨胀。

其实涨奶不仅仅是乳汁的储存。哺乳开始时,流向乳房的血液会增加。乳房组织的液体积聚即造成充血膨胀。幸好妈妈的身体适应泌乳过程后,肿胀程度会相应减轻。您的乳房在整个哺乳期间,即使是乳房大量分泌乳汁时,也不会永远如此饱胀。

涨奶是什么原因

1、血液及水分增加

涨奶这个名词,顾名思义就是乳房因增生的多余血液和水分而肿胀。在妈妈生产结束之后,母体内的泌乳激素含量会大幅度增加,来刺激人体生成乳汁,因此乳腺等组织就会开始膨胀。一般在生产结束后三四天里是血液、水分含量最高的时间。

2、喂奶间隙过长

要是母亲在宝宝出生之后并没有及时地将奶水挤出,或者给宝宝喂奶的时间间隙过大的话,也会造成涨奶。

3、奶水过多

有时妈妈明明及时喂了奶,但依然会涨奶,这是由于母体自身的奶水分泌过多造成的。奶水分泌过多,淤塞在乳房中,宝宝一次很难全都吃掉,乳房继而变得坚硬而胀痛。有的母亲也会因为太痛而改用奶粉喂奶,但这样恰恰加剧了涨奶的不适。

涨奶是什么原因

涨奶如何预防

及时科学处理乳胀

很多哺乳期间的妈妈们因为缺少涨奶的知识,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都措手不及,妈妈们可以在产后可用橘核30g,水煎服,一般2—3剂可防止乳汁郁滞。原发性乳胀采取让婴儿勤吸吮即可缓解。对继发性乳胀可采取喂奶前湿热敷、按摩乳房,而后再挤出部分乳汁减轻乳胀,使婴儿较好地吸吮,喂奶后冷敷减轻充血和疼痛,并避免紧张和焦虑。

及时排出淤积的乳汁

哺乳期的妈妈们要想预防出现涨奶的情况,应该学会及时的排出自己每天淤积的乳汁,排出乳汁的方法很多,如手法挤奶,吸奶泵(或吸奶器)挤奶,针久按摩排乳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尽量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疏通乳腺管。常用的方法是手法挤奶,因此在帮助排乳的同时,要教会哺乳母亲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以便能及时解除乳胀,减少乳腺炎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配偶吸吮辅助排空乳房。

涨奶是什么原因

坚持母乳喂养

出现奶涨的一个原因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坚持母乳喂养引起的,一般都建议妈妈们母乳喂养孩子,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营养品,既方便经济、又营养安全,还能增进母子感情,所含抗体又能提高婴儿抗病能力。因此,即使发生急性乳腺炎,也不要轻易回奶,停止哺乳。急性乳腺炎若能尽早及时处理,使阻塞的乳腺管通畅,将淤积的乳汁排出,病情会很快好转,因此乳腺炎在没有形成脓肿前,应让婴儿多吸吮,勤吸吮帮助排乳,疏通乳腺管。

首先吸吮患侧乳房

要想预防出现涨奶的情况,妈妈们就应该掌握正确的哺乳方式,这个是十分重要的,一般孩子由于饥饿,初始吸吮力相对较大,因此患乳腺炎的母亲哺乳时,要让婴儿首先吸吮患侧乳房,并尽量让婴儿吸空后,再换哺另一侧,这样有助于疏通阻塞的乳腺管。

涨奶如何治疗

1、可口服或肌肉注射雌激素类药物,如口服乙烯雌酚,每次5mg,每日3次,连服3~5天;或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mg,每日2次,连续注射3~5日。口服或外用中药类回奶药亦可有较好效果,如炒麦芽120g ,加水煎汤,分3次温服;或食豆浆1碗,加少许白砂糖;或先将乳汁吸出,用皮硝50~60g ,置于纱布袋中,外敷于乳房,潮解后需及时更换,每日3~4次。

2、在饮食方面要适当控制汤类饮食,不要再让孩子吸吮乳头或挤乳。

3、在乳汁尚未分泌之前,用皮硝250克,分2包用纱布包好,分别敷在乳房处,再行包扎。24小时更换一次,连用3天。

4、用生麦芽或炒麦芽90克,水煎服,两天1剂,连服3天。

5、乙蝴酚5毫克,每日2次,连服5天,此药易发生恶心,呕吐,头疼头晕等副作用。

6、大剂量维生素B,即维生素B6200毫克,每日3次。2天后改为100毫克,每日3次,共服3天。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编辑,涉及的药方仅供参考学习,请勿盲目试用,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如需了解专业中医常识、对症下药,请加客服,进入老师的视频直播间免费学习,免费咨询!
康源热线:400-609-6111(400免费电话)
客服咨询:15603951551(产品咨询)、13343951568(培训咨询)
微        信:kymyjqw(公众号)、13343951568(个人号)
线上课堂:下载“千聊”app,搜索“康源.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康源晶月&爆品中医实战特训营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21975号豫公网安备 41110202000246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豫)-经营性-2022-0039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221313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编号:豫郑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21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