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一般范围。心脏自律性异常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精神紧张、大量吸烟、饮酒、喝浓茶或咖啡、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心律失常特别多见于心脏病患者,也常发生在麻醉、手术中或手术后。
心律不齐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1、新陈代谢异常
心律不齐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我们体内的电解质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身体出现了内分泌失调的症状。
2、情绪
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因影响内分泌系统会产生心律不齐。
3、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变,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4、药物
除部分药物外,还可引起心律失常的东西有,含咖啡因的咖啡和含有尼古丁的香烟以及酒精,大剂量就会导致心律失常。
1、预防诱发因素
一旦确诊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常见诱因:吸烟,酗酒,过劳,紧张,激动,暴饮暴食,消化不良,感冒发烧,摄入盐过多,血钾,血镁低等,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
2、稳定的情绪
一个人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很多人情绪波动太大,每天都让自己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下面,这样对于身体的健康是很不利的。平时不要让自己一直处在高压的状态下面,适当的放松一下自己。如果人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面的话,对于精神是有很大的伤害的。
3、自我监测
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如发现出现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积极治疗,防止拖延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和不可逆的并发症,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有些病人对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疗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当发生时用以往的经验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发作后立即用刺激咽喉致恶心呕吐,或深呼吸动作,或压迫眼球可达到刺激迷走神经,减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马上转复。
4、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1、先单独用药,然后联合用药;
2、以最小的剂量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先考虑降低危险性,再考虑缓解症状;
4、充分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5、广谱:奎尼丁、胺碘酮、普罗帕酮;
6、室上性心律失常:普萘洛尔医学、教育网原创(窦性心动过速)、维拉帕米(室上性心动过速);
7、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兼有降压和抗心绞痛作用;
8、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转律:强心苷、奎尼丁;
9、室性心律失常:利多卡因(首选/心梗)、苯妥英钠(强心苷中毒);
10、在治疗剂量下能引起严重低血压的药物:静脉注射——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口服——奎尼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