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结肠黏膜黑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肠病,其本质是结肠黏膜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含有大量脂褐素,以往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较少,近年结肠黑变病在我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涉足结肠黑变病的研究不少,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难确定,多数患者仅有腹胀、便秘和排便困难,个别患者可出现电解质紊乱。本病人群中大肠癌和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较高,少数患者还可出现假性肠狭窄,而误行剖腹手术。
至今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早在1928年Banle提出了MC与蒽醌类泻药(73%)的关系,长期口服泻药被多数学者公认是引起MC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蒽醌类药物(美鼠李皮,番泻叶,大黄苏打等)为主,口服以牛黄解毒片,麻仁润肠丸,芦荟,果导等提取物制成的泻药和二苯甲烷类泻药(如比沙可啶),亦可引起MC,并且服药的时间和方法也影响着MC的发生,有报告服用泻药者出现结肠黑变病的最短时间国外为4个月,国内为1个月,小于4个月者为23.0%。
另一组材料显示,间断服药小于1年的患者,结肠黑变病的发生率为9.52%;间断服药超过1年者为11.25%,连续服药小于1年,MC的发生率为77.78%;连续服药超过1年者,发病率高达81.06%,然而,并非所有的MC都与泻药有关,有约1/4病人长期服用蒽醌类泻药无黑变,而另有l/4的黑变患者无长期用药史。
有患者随着便秘的减轻,MC减轻或消失,认为便秘可能是原因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即脂肪及蛋白质摄入增加,纤维素摄入减少,便秘,直肠前突,肛直肠反射失调等排便困难患者的增多,结肠黑变病患者明显增加,溃疡性结肠炎也可能是导致MC的另一个因素。
有恶变的危险。
结肠黑变病无种族遗传性,常见于老年人。
1、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平时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看报或做其他的事情。
2、多摄取膳食纤维
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有麦麸或糙米、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增加饮水量以加强对结肠的刺激。
3、要增加运动量
因此早上起来可以散步、慢跑、做体操,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可在办公室里多做半蹲动作,也可以锻炼腹肌张力,弥补运动不足。
4、良好地精神状态
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偶尔的一次便秘不要有心理负担。
5、正确的治疗
临床上治疗便秘最安全有效的药物是舒泰清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对于较顽固的便秘,应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检查分析引起便秘的原因,根据便秘的轻重和类型,采用综合治疗。
6、清肠要有道
清肠,是要求在不对机体产生伤害(如腹痛、依赖性、结肠黑变病等)的前提下进行全肠道清洁,清肠方法有食物清肠、舒泰清物理清肠、盐水清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