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三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有所不同。
局部性或弥漫性急性心肌炎性病变:如急性风湿性、细菌性、病毒性及某些原因不明的心肌炎。多为暂时性,少数可持久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缺血或坏死性病变:是中年以上最主要的病因,冠心病常引起持久的传导阻滞,出现心梗时特别为下壁梗死时,并发传导阻滞,多为暂时性。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反射性刺激迷走神经如颈动脉窦过敏、压迫眼球、舌咽反射可引起暂时性的房室传导阻滞,胸部或颈部肿瘤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如洋地黄和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多数停药后,房室传导阻滞消失。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肌病。
高血压病、高血钾、尿毒症等也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特发性的传导系统纤维化、退行性变等也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之一。外伤,心脏外科手术时误伤或波及房室传导组织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导阻滞因心室率缓慢,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
晕厥据统计发生心源性晕厥者占19%。
阿-斯综合征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较易发生本症,尤其是心室率在35~40次/min以下、心室搏动间歇时间过长或低位起搏点无逸搏者,由于心输出量明显减低,导致血压下降,不能维持脑组织最低限度血流量引起大脑皮质功能障碍而发生阿斯综合征。
心脏性猝死在心脏性猝死中有20%~30%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或心脏停搏。
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由于房室顺序收缩丧失,使心脏输出量明显下降;加之原有心脏病基础,易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
脑栓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导致血流紊乱,易形成附壁血栓,一旦脱落而形成脑栓塞。
心脏传导阻滞的高发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脏传导系统会发生老化,从而影响正常供血,加大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可能,此外,一些年轻人和婴幼儿也可能发生心脏传导阻滞,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或全身结缔组织病累及到心脏系统导致的,最后,一些外科手术和介入手术也可能间接导致心脏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由心脏房-室之间的传导障碍引起。根据病情不同分为Ⅰ、Ⅱ、Ⅲ度。发现传导阻滞后应积极查找病因。如患Ⅱ度Ⅱ型或Ⅲ度AVB药物治疗无效时,可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及工作。如果没有症状就可以暂时不用治疗的。平时多注意查体和规律的生活就可以。戒酒限烟也是必要的。